慢性足底痛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对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足底痛的病因多种多样,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原因,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萎缩、足底外侧神经卡压等都与足底疼痛密切相关。
足底筋膜结构相对复杂,主要由跖腱膜和足底脂肪垫组成。
跖腱膜是一条广泛、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从跟骨的前部延伸到脚掌,从脚趾到脚跟沿纵向定向。跖腱膜是维持足弓的主要解剖结构,当跖腱膜因长期创伤或运动等原因引起重复微撕裂,并且超出了跖腱膜自我修复能力,其退化将导致足跟和足底疼痛。
足跟脂肪垫是一种特殊的脂肪结构,覆盖在跟骨和近端足底筋膜前方,由纤维性的筋膜室分隔包围,用于缓冲运动过程中足跟撞击的影响。健康跟骨脂肪垫的平均厚度约为18毫米,反复、剧烈、过载的运动容易造成足跟脂肪垫损伤,并继发炎症反应。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长期慢性损伤,会导致足跟脂肪垫的萎缩变薄。
慢性足跟痛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70%以上患者单侧发病,主要表现为足跟疼痛,疼痛尖锐难以忍受,并且在晨起或久坐后的最初几步最为明显,行走几步后疼痛逐渐减轻,这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白天患者相对舒适,到傍晚疼痛逐渐加重,不负重后可缓解。
急性足底筋膜炎主要是因为足底筋膜炎发作时仍然过度使用,导致足底筋膜的破裂,发出咔哒声,引起足底的局部肿胀和急性疼痛。
发生足底筋膜炎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足跟痛的发病几率也随之升高,无论是运动还是久坐都会影响到各年龄段的人群;
肥胖:体重增长是导致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体重越大使得足底筋膜负担明显加重;
创伤或长期运动损伤:直接导致足底筋膜的损伤,并引发炎症和疼痛;
足部畸形:扁平足或高弓足让足底生物力学状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足底筋膜炎的发生;
其他:足底屈肌无力、足部过度内旋,或者脚踝力线不良等。
医生主要通过病史和体检进行足底筋膜炎的诊断。在体格检查时,患者通常在跟骨的前内侧区域有明显压痛点,也可能沿着足底近端筋膜疼痛。脚趾被动背屈或患者踮起脚趾尖时,可能加剧疼痛。
辅助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足底筋膜炎的疼痛点,并有助于与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足底疾病区别。常见的检查方式有X片、B超、足部MR等,提示患者足部的骨刺增生、筋膜增厚或炎症等。
总而言之,慢性足跟痛需要明确病因,对因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治疗需要一个综合、完整的治疗方案,结合不同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情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结果。
90%以上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能得到有效缓解,比如,体重管理、肌肉拉伸、穿戴足底矫形器或鞋垫等。目前,治疗方法多样且效果各有差异,需要对足底筋膜炎予以综合管理。如果手术无法避免,关节镜治疗也能有不错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6649-0.html脚跟痛是怎么回事?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