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渐高,多地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儿童缺乏防护意识,抵抗力较弱,容易被病毒感染。如何识别、防控手足口病?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容易发生在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生活的场所中,家有宝宝的要注意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98%以上)是普通型,属于自限性疾病,就是不用治疗自己也能好的,家长也不必过于惊慌。做好对症处理,缓解宝宝不适后,等待疾病消退就行了。而对于重症的手足口病,家长识别出来症状后,立即送医院,之后用药由医生根据孩子病情进行。
出现这几种情况必须马上去医院
有以下表现提示孩子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需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或者体温大于38.5℃并持续超过3天;
神经系统异常:孩子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有时会伴有肢体抖动、站立不稳或肌阵挛(就是肌肉在抽搐);
心衰前表现:孩子呼吸和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摸着皮肤湿冷。
只要孩子38.5℃大于3天,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就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手足口病时,皮疹不能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能以皮疹定轻重。
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家庭防控,该怎么做?
1.勤洗手
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对于较小的宝贝,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教育孩子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家长在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或给孩子准备食物。
2.常消毒
引起手足口的肠道病毒惧怕紫外线、高温、和含氯消毒剂,因此对婴幼儿的尿布、衣被、玩具等,可以进行晾晒、高温蒸煮消毒或含氯消毒剂消毒。特别要注意对患儿粪便及时用含氯消毒液处理,患儿的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其所接触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也要及时消毒和晾晒。
3.多通风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4.少聚集
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注意不要带已确诊的患儿去这些公共场所,避免传播。
5.注意饮食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家有已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时,尤其要叮嘱不要互相分享食物。
6.健康教育
平时多教育小朋友们勤洗手,爱卫生。培养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消毒洗手的好习惯,不要与其他伙伴共用餐饮具及毛巾等物品。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6665-0.html手足口病如何识别防控?师生家长要注意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