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重阳节过后,天气逐渐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变化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频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经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因此往往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引起。常见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等,细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等,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等。其中,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以病毒感染居多。
那么,在当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节,老年人应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和预防疾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大众所熟悉的流感,就属于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特点是传播性强,但传染力的大小与个人的免疫状态、健康状态等有紧密关联。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且大多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因而感染后危害更为严重。”张静教授说。
一项基于全国流感监测和死因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年有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其中,60岁以上老人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数占全人群的80%,其超额死亡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人群。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根据病原学分类可分为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真菌等,常见致病微生物为病毒、细菌以及非典型病原体。其中,病毒包括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根据临床研究调研,上呼吸道感染致病微生物70%~80%是病毒,急性支气管炎超过60%由病毒引起。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等。
值得注意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也属于传染性疾病。张静教授表示,由于在国内不是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呼吸道合胞病毒认知度并不太高。事实上,这个病毒是我国最常见的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也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虽然大部分RSV感染能自愈,但老年人和罹患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RSV后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临床结局。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33.6万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RSV感染而住院,其中约1.4万例住院病例死亡。在美国,RSV是导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病毒之一。”张静教授表示。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染性和疾病负担也不亚于流感。通常,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前1~2天即有传染性,传染性通常持续3~8天,但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即使临床症状消失,其传染期可长达4周。研究显示,与流感病毒感染相比,RSV感染与肺炎、基础疾病加重等风险增加相关,且RSV感染患者表现出比流感患者更高的住院率、ICU入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肺炎球菌感染则属于非传染性疾病,换言之,这类疾病不太容易引起普通人的感染,但对于极端年龄人群,即65岁以上老人及5岁以下的孩子,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等人群来说,一旦感染,容易出现重症。
中国2009-2019年间呼吸道感染监测大数据显示,在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中,引起肺炎及非肺炎疾病的病原体首位均为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感染可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细菌也可能入侵耳部、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耳炎、膀胱炎、脑膜炎等,甚至在血液中繁殖并释放毒素,形成菌血症,对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张静教授强调,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共病率均较高,无论是传染性疾病还是非传染性疾病,一旦感染,对他们来说都是叠加了不利因素,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家属在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节,一定要格外关注家中老年人的状态。
一般来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症状分为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发烧、肌肉酸痛、乏力、疲劳等;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统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声音嘶哑等,如果上呼吸道感染未及时得到控制可能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加重、喘息、胸痛、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张静教授指出,老年人,尤其高龄老年人,感染后可能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表现为一些其他症状。例如部分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后会表现为乏力、浑身没劲、甚至发生跌倒;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神志改变、嗜睡、胡言乱语、自主活动功能下降等。如果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后还可能出现基础疾病加重,如慢阻肺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喘憋加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感染后可能导致心衰症状加重;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控制不理想等。
“家属应及时了解家中老年人的身体基础情况,例如日常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大小便状态等,一旦出现较基线水平的变化就要格外注意,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不良临床结局。”张静教授说。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的疫苗临床试验和上市后评价科主任郭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以发生在整个生命周期,“一老一小”即老年人、婴幼儿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的死亡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 5 岁以下的婴幼儿中。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尤其需要对“一老一小”加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护。
呼吸道感染高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环境、人体免疫以及病毒自身特点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一是环境因素。气温低,空气干燥,有利于呼吸道病毒存活;二是病毒因素。低温干燥的环境有利于部分呼吸道病毒颗粒稳定性,病毒飞沫直径更小,容易通过空气传播;三是人体防御机制下降。空气干燥会降低呼吸道粘液清除功能,并损害上皮抗病毒免疫功能;四是人群行为模式。室内活动多,传播机会增多。
“不同呼吸道病毒流行的季节性有所不同。在温带地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新冠病毒会在冬季高发。多种呼吸道病毒可能在秋冬季节同时流行。”郭翔主任强调,老年人、慢性病人群等相对于健康成年人更易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此阶段需要加强疾病防护。
老年人呼吸道感染面临的风险和危害如此显而易见,因而帮助老年人做好科学预防刻不容缓。
“从专业角度来说,预防传染病主要从三个环节采取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郭翔主任谈到并进一步指出,传染源就是患者,包括无症状的感染者。如果大家呼吸道感染了,最好别去公共场所,自己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及早诊断隔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传播,另一种是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引起的直接传播,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眼、鼻等引起的间接接触传播。因此,老年人可以通过一些公共预防措施来预防,比如戴口罩、勤洗手、社交距离、咳嗽礼仪、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环境卫生等。
而老年人作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亟需采取一定措施保护自己。例如通过均衡饮食、充足睡眠提升自己的免疫力;积极治疗和管理基础疾病,避免病情波动。“更为重要的措施,就是接种疫苗,这是特异性的预防感染的手段。接种疫苗可以帮助提高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减少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风险,从而降低了疾病负担。”郭翔主任谈到,目前可用于老年人接种的疫苗包含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国外已有针对老年群体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上市,但目前相关疫苗尚未在国内获批上市。
不过,老年人接种疫苗时,应需注意一些事项。“老年人接种疫苗前应该做好接种前咨询,选择合适的疫苗;另外,注重接种的时机。一般而言,在高发季节到来前的1至2个月接种疫苗最合适,例如流感疫苗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即使错过最佳接种时间,依然建议及时接种,毕竟接种疫苗能够使受种者获得针对性的保护力。而且,流感疫苗应每年接种,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且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的滴度持续6~8个月。”郭翔主任指出。
最后,郭翔主任强调,老年人接种疫苗还需从安全性角度出发,做好三件事:一是严格把握禁忌证:如果对疫苗或者疫苗当中的成分有既往过敏史,不能接种疫苗。如之前打同类疫苗出现过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尤其是有过敏反应者,也不能接种。二是科学把握适应证:如果患者处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者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建议暂缓接种。三是为了保证安全、免疫接种有效,应该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执行。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6814-0.html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每年8.8万例流感超额死亡,高危人群如何做好防护?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