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昀肖 北京报道 “为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凝聚力量,加强临床医学学科顶层设计以及医教研统筹力量,推动世界顶尖学科建设,2023年,经学校研究成立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新获批的肿瘤及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国家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北大医学推动医学攻关、产教融合的最强有力代表。”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建设启动仪式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表示。
在高研院的建设方面,乔杰介绍,高研院具有“临床医学学科统筹管理、多中心高质量临床研究、基础临床交叉研究、前沿医学技术创新转化”四位一体的建设定位,以及“四梁八柱”的建设格局。“研究院未来将在构建疑难罕见病临床大数据平台、优化高质量临床研究管理支撑体系、有组织深化临床需求导向的基础与临床交叉研究、广泛开展前沿技术创新转化研究、推动医学研究以及医疗模式的数智化变革、加快培养复合型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强化高层次临床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动发展。”
乔杰认为,高研院将架起“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打通前沿基础、临床研究与医疗实践的“两端”,夯实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路径,强化医学有组织科研的开展,建设成为一个国际一流的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临床应用、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技创新高地,为国家医学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在上述活动中,国家卫健委科技教育司监察专员刘登峰指出,当前,临床医学研究是医学科技创新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国家对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视和投入都迎来重大机遇期。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认为,高研院的建设是北京大学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医学科技攻关的重要举措,对于突破医药领域“卡脖子”问题、培养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也指出,“人才高地、创新组织、服务平台”是高研院的发展定位。
对于高研院的未来发展,刘登峰从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聚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将研究院打造成临床医学科技创新的源头;其次是把握学科创新方向,将研究院建设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枢纽,发挥学科群优势,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全链条、全方位发展;第三是不断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将研究院建成为临床医学发展的人才高地,造就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和团队,为医学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朴世龙也从人才培养以及学科、产教融合方面提出三点期望:首先是抓住人才培养关键点,打造临床医学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其次是抓住学科融合生长点,充分释放北大全学科原始创新动能;此外是抓住产教融合突破点,立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加强高质量协同创新。
“一是要创新机制体制,积极凝聚北京大学临床转化应用的高水平研究人才;二是要做好有组织科研,充分调动临床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三是要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动力。”韩启德也指出。
融合是汇聚各方资源,资源的汇聚进一步促进发展,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是北大医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社会力量的支持将为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的高速发展注入力量。在上述活动中,北大医学与多家企业和机构进行签约。
其中,北大医学-诺辉健康中国泛癌种早筛早诊队列PANDA项目临床研究正式启动,开始进入临床入组阶段。中国泛癌种早筛早诊队列PANDA研究项目是全球首个覆盖DNA、RNA和蛋白质全维度以实现液体活检泛癌种筛查和早期诊断的突破式创新。研究通过对血浆游离DNA、RNA和蛋白质的大规模鉴定,发现具备高诊断性能的癌症诊断标志物,结合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开发能够早期诊断中国高发癌症的检测技术和算法。
PANDA项目主要研究者由乔杰院士担任,将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其附属10家三甲医院,通过大队列人群研究以验证基于多组学分子标志物的液体活检泛癌种早筛早诊技术,覆盖包括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超过20种中国高发癌症。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448-0.html产教融合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建设启动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