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消息,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升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近日,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已经正式印发。
本期节目请到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会理事长苏君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本次更新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有哪些新升级,如何让教育更公平、让学籍管理更便捷?
《中国教育观察》:新更新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与2013年的版本相比有哪些关键性的变化?
苏君阳:2013年《办法》发布之后至今已经10年多了,目前有好多在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都没有给予规范,两个《办法》对比其实还有很多变化,一个是为了让老百姓、让我们的家长、包括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地去执行学籍管理,所以对这个学籍管理过程中很多重要的基本概念做出规定,比如说什么是学籍、有一些和这个学籍无关的,就不应该纳入到学籍管理范畴;另外一个就是对学籍信息也是做出了划分,因为各省也有自建的这个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所以在这次的修订中把学籍信息划分成了基础学籍信息和非基础学籍信息。基础学籍信息全国是统一的,是由我们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确定的;非基础学籍信息就是由各省自主确定,需要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因此从这个意义角度上讲,这次的新《办法》能够有助于提升家长、学籍管理人员和学籍管理部门对学籍管理的认识。还有一点就是它对各级的学籍管理部门的权限做出了合理的调整,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就是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它主要是负责宏观地指导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同时,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做好全国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这个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它主要是要统筹本区域内的一个学籍管理工作。此外还有一些学籍变动的规范,比如说对转学、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等都做出了一些规范。其中有一点,就是为了方便家长帮助学生跨省转学,特别做出了一条规定:对转入和转出学校以及双方的上级的学籍管理部门,都要求在1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学生的学籍手续的转接和核办工作。
此外还体现在对特殊学生的一些需求的回应上,有一些特殊的学生因为现在的生源类型越来越多元化了,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包括我们特殊教育的学生、专门学校的学生、境外的学生、高中阶段职普融通项目的学生等,很多在过去没有规范,地方在执行起来就比较困难。这次在前期调研的时候,针对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籍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次《办法》中其实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中国教育观察》: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在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有哪些信息安全问题需要注意?
苏君阳:数字化其实从管理的角度或者是从很多未来工作开展的角度是一个大势所趋。现在已经进入到我们所说的数字化时代、数智化时代,从国家的角度教育部也在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战略行动,数字化的技术在学籍管理应用之后会大大提升学校学籍管理的效率。还有就是推动移动端的建设,未来家长填报学生的学籍信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移动端的APP进行信息的登记,最后由学籍管理人员进行核实。基于学生基础学籍信息的这样一个叫“学生可信教育数字身份”的建设和应用。这项工作完成之后,我们的学籍管理会更为便利。其实这里也会存在着一些所谓的风险或者安全问题,在《办法》中其实也指出,要建立一个预警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建立这样的一个预警机制。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账号的管理,比如说,有一条是要定期修改学籍管理账号密码,因为这个密码一旦泄露之后,学籍信息就容易外泄;也规定了半年以上未使用的账号要封存。这些其实都是想尽可能地规避在学籍的信息使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风险,而且对学籍信息的使用也做出了一个制度规定,就是除了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学籍信息使用之外,其他情况如果要使用学籍信息,一定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否则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允许向外提供学籍信息。
《中国教育观察》: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对教育公平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苏君阳:启动这项工作的时候,教育部负责这项工作的人一直和我们研究的团队强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一次的办法修订一定要人籍一致,避免空挂学籍、人籍分离现象,所以在我们的《办法》中这块做出了各自规定它背后的一个潜在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这项规定它所产生的一个影响是什么,其实在过去的时候我们在社会上经常会听到这个高考移民的问题、包括借读问题,那高考移民和借读在我们教育领域中实际上就是不公平的问题,那如果我们这次这个学籍办法颁布之后,地方的这个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得到严格执行的话,那这个现象其实就不会出现,在学籍的变动、学籍的更新做了一些细节规定,其实它不仅有利于保障学生入学机会的公平,也有利于保障学生的教育过程的公平。因此学籍问题的确是和教育公平联系在一起的。目前从《办法》中就是规定要严格地要一人一籍,人籍一致,人籍不能分离。
《中国教育观察》: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该如何落地实施?地方教育厅、教育局以及学校该如何配合?
苏君阳:《办法》中规定的实际上是一般性的一些问题,因为各个省会有各省的情况和差异,所以真正我去看到各省出台的学籍管理细则的时候,发现细则很重要。另外就是要做好不同层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它的学籍管理职责的定位和建立的问题。真正要把《办法》要落实下去、把学籍管理工作要做好的话,各个省要针对本省的一些实际情况。在我们教育部发布的《办法》的基础之上,要做进一步的职责划分,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部门它究竟应该履行什么样的学籍管理职责?
这里除了制定办法之外,还包括指导、检查和监督,还会涉及到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问题,不仅学籍管理人员培训完之后,能进行学籍信息的填报、录入工作,还包括怎么统筹、规划好培训的工作,对于后面的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也很重要;还有一个其实就是要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一个专业化水平,在前期的调研中就发现,一些地方其实对学籍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籍管理人员频繁地流动、频繁地轮换,甚至都未经专业培训就上岗,也会导致在学籍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有培训制度;还有职责的分工一定要明细;从学校的角度一定是要做好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上报;学籍的业务要做及时的办理、定期核查学籍信息、保持人籍一致。如果人籍不一致的话,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地追查到底是什么情况,避免前面所说的这个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借读和我们以前所说的高考移民的问题。还有要引导家长的参与,家长怎么去正确地、有效地参与到学籍信息的一个录入工作,这个是很重要的前提,因为毕竟很多信息都是由家长来提供的。如果我们的学籍管理办法,各个省都能够重视起来,学校有一些专业性队伍,有进一步的实施细则,今后办法会得到很好地实施。(记者 焦思嘉)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2526-0.html新《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解读:如何让教育更公平、学籍管理更便捷?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