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豪苏轼曾在《赠刘景文》一诗中,留下描绘秋色的名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颂秋名句,用在描绘秋天团结水库的诗意再恰切不过。
这水库就是蒲河流经辽中区北围堰而成的团结水库,沈阳市委市政府开发蒲河廊道,建设文明幸福沈阳,又将其命名为珍珠湖,但我心里仍是叫它团结水库,熟悉而亲切。团结水库面积1667公顷, 相当于杭州西湖四个大,平均水深4米。
秋季的蒲河水库亮堂、挺展,浩灏、开阔,安静又雍容华贵,洒脱又冰清玉洁。放眼望去,蒲河滩涂、小岛与白亮亮汪洋的水面连缀在一起,给人以无限的景深,让我们仿佛走进岁月的深处,追溯历史的足迹。这是否就是二百多年前关东才子王尔烈“圣境仙风三忘返,分明关东桃花源”呢?
一个人最想看的不一定是他没看过的东西,往往是留在记忆里所熟悉的东西。看景的过程,既是唤起记忆的过程,也是重温旧梦的过程。水库中有7座绿岛,其中最大岛3平方公里。那岛上长得是芦苇:黄,黄得结结实实;白,也白得密密匝匝。春天,人们在紫红的芦芽间叉鱼;夏天,人们用苇叶包粽子;冬天,人们砸苇成篾编苇席……如今,芦苇已变成铺天盖地的金黄,悠远荒古的沉寂一泻千里。那黄色似从天际涌来,芦苇在风中摇曳着阳光的万般柔韧。若风吹来,摩挲着芦苇洁白的花絮,芦苇荡顿如镀抹了金箔、银箔,原始的荒芜刹那间流光溢彩……
水库是芦苇的天地。芦苇不需要任何人栽种,只要有水湿地,芦苇就会从地里冒出来。芦苇传播的方式是飞播。这秋天时节,灰白色的芦花盛开,风一吹就会漫天飞舞。而芦苇的种子,就会乘着絮状的芦花在空中飘来飘去。飘到一定时候,它们就会降落在湿地上,开始生根发芽。我知道蒲河的水库中还有蒲草、乌拉草、灰灰菜等多种花草类的植物。
水库苇荡如蒲河蓝色的睫毛,映衬秋天的静美,微翕间,一幕幕蒲河予家乡的温情剧上演。水库,不只是河流,芦苇更是生长在辽沈大地上的精神植物。
清亮亮的水面上,一艘艘小木船,渐远渐近、渐起渐落的穿插桨声,如经纬绾接了偌大的蒲河水库。那水库行船阅读乡愁,读得质感又读得粗糙。此时,鱼虾遍河,水禽翔集,菱角鸡头满是,故乡人在打捞希望。“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也收伏在清雅的蒲河水库间。
夕阳将故乡人的身影拖在身后,身影在河水边摇摇晃晃地划过。富有穿越感渔歌号子的苍茫之气回荡在偌大的蒲河水库上空,它应和着黑土地上杂沓的脚步,携带着东北人粗犷傲然的风骨,连接着舟楫往来的淳朴眼神流淌…… 一份粗朴,一份清冽,一份甘醇,更有清纯、真挚和友善的汩汩流动。心中轻吟戴梓《浑河晚渡》中的诗句,“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下空林外,人来古渡头。微风吹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望,钟声咽戍楼。”别有一番趣味,令人诗意盎然。
秋天水库的鲫鱼最为肥美。翻煽,放手撕葱、红辣椒,香菜和薄荷,加白酒小烧,去除鱼腥,更重要的是芳香进一步释放,香味成倍上升。最后是勾流水芡,缩短了他人与故乡的距离。口腔感到爽滑,牙齿感到韧实,鼻息感到醇香,一啄一饮,一蔬一饭,鲫鱼隔着千年与故乡人相聚。故乡,少不了味道的记忆,水库鲫鱼的味道,就是故乡人固守的乡愁。
夜来了,散发芬芳,这是草木、水汽与鱼虾的香气。事实上,还有更神秘的秋天的气味。这种秋天的香气,随夜晚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清亮与爽朗了。临浒的小村氤氲着湿润的气息,月亮蒙上了一层水汽,晕晕乎乎的,连鼾声都是湿漉漉的。蒲河怡人于无形,熏人于无觉,惠人于无声,施人于无报。水库氤氲,可清尘心:蒲水“我们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
朝曦微露,昨日河岸边的灰鹳(俗名叫老等)似仍居于原处,它用异乎寻常的耐心站在一处一动不动,在等什么呢?
这帧画面让我油然而生敬畏:我知道这是对古老、经典的蒲河团结水库的敬畏,而这种敬畏也是滋养、凝聚、发动我生命活力的重要能源。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3565-0.html水库的诗意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年的味道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