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井冈,星火不熄;数字经纬,红途新绘。2025年7月9日至18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团委、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红途经纬实践团,怀揣赤诚之心,奔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他们以《革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构建与教学应用》为实践课题,在这片浸润着鲜血与信仰的热土上,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用前沿测绘技术为红色基因存档,以青春实践为信仰传承“绣”制数字新篇。
星火课堂:理论滋养淬炼信仰初心
“同志们,这‘八角楼的灯光’,曾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它同样是我们今天追寻信仰的青春坐标!”开班仪式上,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党委书记王强引领着实践团成员的目光,穿越时空,回溯那信仰萌芽的源头。
理论课堂上,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名字与故事,带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扑面而来。池煜华老人七十载无悔守望的坚贞,刘光典、赵建军烈士视死如归的壮烈,令整个课堂陷入深深的静默。尤其当赵建军烈士的姐姐那句饱含血泪的话语——“没有共产党,哪有咱们家”——响彻课堂,直抵心灵,那纯粹的信仰与悲壮的牺牲,深深叩击着每个年轻的心灵。学员们凝视这位老人,听着她朴素而坚定的告白,内心受到双重震撼:既痛其赴死之壮烈,更敬其信仰之纯粹。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宋留清教授的话语将大家拉回实践的现实。在他的讲述里,学员们深刻理解了真正的调研必须“沉下身子、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在解决真问题中激活理论的生命力。大家专注地记录着这份宝贵的嘱托。
红途砺行:沉浸体验感悟精神伟力
在沉浸式情景教学中,学员们亲历“三湾改编”历史现场,“支部建在连上”的铿锵宣言穿越时空,激荡心潮。学员们挥舞着亲手绘制的班旗,“经纬纵横绘新卷,青春丈量我中国”的誓言铮铮,仿佛与九十余年前树德堂前的革命身影隔空相望。
草鞋编织架前,细密的麻绳纵横交错。学员们屏息凝神,指尖笨拙却认真地穿梭于粗糙的草茎之间。每一次搓捻、收紧,草茎上细小的毛刺都磨砺着掌心,留下道道微红的印记。有人将草鞋紧贴胸前,低语:“这一搓一捻,才懂信仰与纪律的分量千钧——原来先辈的血泡,早已融进我们脚下的路。”
《映山红》深情的旋律在红歌课堂响起,“火把映红民心”的歌声中,学员们脸庞跃动着信仰的光芒。当唱到“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时,那“金丝被”般的革命乐观主义,正温暖着每颗赤诚的心。
重走崎岖挑粮小道,成员们汗水浸透衣衫,以“排除万难、勇于胜利”的信念切身感受红军运输之艰。抵达终点后,学员分组深入农家,在老乡带领下体验劳作:翻地除草、烧灶做饭,袅袅炊烟中,协作完成的农家菜端上桌来。一碗老乡递上的绿豆汤,让学员手捧碗时眼圈微红:“这碗汤,这一路的行军与劳动,让‘艰苦奋斗’刻骨铭心,更让‘军民鱼水情’有了滚烫真实的触感。”
井冈山烈士陵园苍松肃立,庄严肃穆。学员们手抬花圈,拾级而上,花岗岩台阶回荡着无声的敬仰。讲解员凝重宣告:“这里长眠着4.8万余名英烈,其中超过3.3万名烈士连名字也未能留下……”这无声的数字,在青山间重重叩击心灵。学员们追寻红色足迹:在大井旧居,凝视简朴的读书石与弹痕斑驳的墙壁;在八角楼,仰望漫漫长夜中指引方向的微弱灯光;在黄洋界,远眺见证浴血烽烟的巍峨哨口。讲解员的声音穿透时空:“八角楼的油灯,点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黄洋界的炮声,是不屈的宣言!”历史的回响,深深烙印。
此刻,青春的热忱在行动!学员们分组协作:航测数据组精心规划航线,捕捉革命圣地的珍贵航拍数据;影像课程开发组架起镜头潜心录制,打磨讲解视频,筹备主题团课——决心以青春之声,唤醒沉默的遗址!这些饱含深情的讲述与精心打磨的课程,不仅融入血脉,更将化作云端数字平台里跃动的灵魂。
数据经纬:数字绣制红色传承
为响应井冈山红色资源保护的时代需求,实践团以“北斗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测绘学科优势,创新性地融合无人机倾斜摄影与地面精细测绘技术,对八角楼、黄洋界等核心遗址进行了全面精准三维数据采集。面对水面黑洞、牌匾模糊等技术挑战,团队迎难而上,成功攻克难关,利用专业软件构建并精细化修复三维实景模型。依托详实三维数据,团队集成空间叙事技术,创新打造了“可追溯、可触控、可交互”的革命遗址三维展示平台。该平台使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探索革命遗址,只需指尖轻触地图点位,即可观看精心嵌入的红色故事视频与主题团课,真正实现了革命遗址的数字化生动传承。
在成果展示现场,队员们亲眼见证日夜奋战的心血结晶亮相,强烈的成就感涌遍全身。中心课题相关负责人用力拍着队员的肩膀,激动地说:“这效果完全达到了设想!历史事件在空间里‘活’了,参观体验太直观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突破性成果!你们太棒了!”——这句高度评价瞬间点燃了团队的热血。回想起熬过的夜、调试的焦灼、打磨的坚持,尤其在得知未来学员能身临其境“触摸”烽火岁月、将历史锚定于真实空间时,队员们坦言“握着鼠标的手都在发抖”。所有的汗水与付出,在获得这份沉甸认可、预见其深远教育意义的时刻,化作了无与伦比的价值感;这份滚烫的认可,更交织着深化红色教育、让革命记忆薪火相传的强烈使命感,点燃了团队心中更炽热的火焰与干劲!带着这份鼓舞与责任,团队决心以此为起点,让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段红色记忆,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真正“活”起来,焕发出跨越时空、直抵年轻心灵的蓬勃生命力!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6357-0.html红途经纬映井冈:辽工程学子用科技“绣”写信仰传承新篇 ——当测绘技术遇见井冈星火,青春这样为信仰存档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