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的沙子经过一道道工序便可“点石成金”变成芯片。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展锐”)总部内的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内,详细展示着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
2023年,中国人寿资产公司通过股权投资成为紫光展锐的间接股东。“这强化了资本纽带作用,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杨芙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中国人寿通过股权投资支持科技企业的案例,也是当下险资拓展投资新机遇的缩影。在经济转型升级、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背景下,险资长期配置难度加大,投资结构亟需调整。业内人士认为,险资加码股权投资,一方面是出于响应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考量,另一方面与股权投资特性密不可分,股权投资的跨周期性可以为险资应对短期经济周期波动提供助力,与险资相对较长的负债期限匹配。
险资与科技企业“双向奔赴”
在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机器繁忙运转,不时有工作人员往来穿梭。该公司主要生产大尺寸硅片,是集成电路及其他半导体芯片的关键性、基础性原材料。
在紫光展锐的产品展厅内,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从智能手环、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AR眼镜、智能座舱等,5G芯片已与越来越多通信设备结合,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智能化应用体验。
集成电路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市聚集了1000余家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厂商,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的区域。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2023年,中国人寿资产公司设立“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市国有企业所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投资规模约118亿元,底层涉及十余家集成电路领域龙头企业,上述公司便是该股权投资计划间接持股公司。
据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副总裁刘凡介绍,该项目通过S份额投资方式,探索了保险资金与政府资金在区域发展、产业扶持方面的接力合作模式,即:政府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实现重点领域从零到一的孵化培育,保险资金等社会化资本在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予以接力,分享财务回报,帮助政府“腾笼换鸟”,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打通产业引导与市场化发展壁垒。
刘凡表示,该项目借助创新思路,找到了保险资金运用与科技创新、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点”,在实现合理财务回报的同时,有力支持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助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在科技企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也期待与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双向奔赴”。杨芙表示,集成电路是一个资金、技术高度密集产业,需要对持续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更宽容的资本市场环境,需要获得长期资金支持,保险资金就属于典型的长期资金。
债权投资计划规模下滑
中国人寿通过另类投资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只是行业“一角”。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优势,近年来保险资金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另类投资方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另类投资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满足其融资需求,是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响应;同时,另类投资和保险资金的长久期较为匹配,能够满足保险资金长期配置的需要,也是险资获取超额收益的一大必选项。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债权投资计划是保险资管另类投资主力军,但近年来,债权投资计划的登记数量和规模较此前有所下滑。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资管机构共登记债权投资计划433只,规模7356.61亿元,登记数量和规模分别较上年减少10.72%、15.56%。
业内人士分析,债权投资计划登记数量和规模的下滑,主要与其所投资的底层资产有关,当前房地产、基建、城投等行业领域进入调整期,投融资表现较为低迷。
某保险资管机构另类投资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一现象主要受供需等因素影响,一是当前经济结构处于转型过程中,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的好项目越来越少,部分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项目还处于早中期阶段,造成市场上的好项目供给较少;二是近几年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局对保险资管的风险偏好产生影响,一些保险资管机构提高了风控标准、准入门槛,可能会出现原来能做的项目现在做不了的情况。
“这一现象并不出人意料,和其所投资的一些传统行业融资需求收缩有关。”另一位保险资管公司负责人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债权投资计划的数量和规模或进一步收缩。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表示,险资债权投资计划的底层资产以非标的地产债、城投债为主,近两年受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因素影响,相关资产收益率出现下降,险资逐渐减少配置。“债权投资计划的登记规模在巅峰时期曾接近万亿元,但目前已收缩至不足八千亿元。在可预见的未来,其登记数量和规模将进一步下降。”黄大智说。
调整投资结构
在债权投资计划数量和规模下降的同时,保险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调整另类投资结构。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股权投资计划在险资另类投资中占比不高,未来或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诚信国际研报认为,一直以来,我国保险行业尤其寿险行业“长钱短用”的资产负债错配问题较为严重,股权投资计划既可以很好地契合保险资金长期性、稳定性和资金量大的优势,提升投资收益率,缓解负债压力,同时又能较好地服务企业降杠杆需求,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
2023年,险资股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较上年出现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资管机构登记股权投资计划21只,登记规模661.85亿元,尽管较2022年数量有所下行,但规模同比增加近15%。截至2023年底,保险资管机构累计登记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和资产支持计划规模超8万亿元,而股权投资计划的累计登记规模不足万亿元,规模占比相对较小。
基于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负债刚性等特性,多位业内人士均提到险资在进行股权投资时较为看重长期稳定收益。“保险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并不像其他PE/VC一样有较高收益要求,主要还是看重收益的长期性、稳定性。”上述保险资管机构负责人说。上述保险资管机构另类投资负责人也表示,险资进行股权投资的主要逻辑是看被投资产经营的稳定性、分红的稳定性是否与险资长期投资、资负匹配、久期匹配等要求相契合,以获得优质资产长期稳定的分红收益为目的。
在投资方向上,记者注意到,一些新兴产业正逐渐受到险资关注。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总裁贾飙此前表示,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半导体等板块成为险资较为关注的股权投资方向。
刘凡表示,在未来股权投资方向上,将进一步聚焦新质生产力,一是围绕“优质主体”,积极探索与以科技产业链投资为主的央企、优质地方国企等不同类型企业合作,以基金、股权直投等方式服务重大科技项目及产业链项目投资需求。二是围绕“重点区域”,结合新质生产力不同领域所需要的资源禀赋不同,在形成“产业基础”的重点区域与合作伙伴一道,探索开展股权投资。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的落地正是该策略下的一次成功探索,后续将围绕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在各个集群发展优势明显的区域持续发力。
加强投研团队建设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险资股权投资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当前仍有一些制约险资进一步扩大股权投资的因素。多位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环境,保险资管机构要加强投研团队建设、风险管控能力。
上述保险资管机构另类投资负责人表示,从全球金融市场来看,非标产品是金融市场重要投资品种,涵盖范围广、市场容量大,需要资管机构围绕委托人诉求去开发相应产品。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创新投资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庄思亮认为,股权投资专业性较高,需要专业团队进行项目筛选评估、投后风险管理。黄大智表示,长期来看,股权投资是险资另类投资的重要发力点,险资需要加大投研团队建设,进而发掘更多符合保险资金投资目标的优质资产。
此外,业内人士还认为,保险资金在配置时需要找到与实体经济的“同频共振点”。庄思亮表示,险资在开展股权投资时,首先,在保险资金负债成本刚性背景下,投资要满足绝对收益目标和期限匹配需求,应寻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保险资金属性相契合的资产;其次,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对保险机构的投资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应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提前布局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领域。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23724-0.html收缩债权加力股权 险资另类投资图谱生变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