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摄影记者 刘中灿
“我们军工人真不容易。他们(指黄旭华和同事们)是搞水下的,比我们更艰难。”2月9日,在吊唁黄旭华的现场,中船集团701所的退休职工许志同深有感触地说。
同为军工人,才能理解肩上的重担和责任。今年80岁的许志同珍藏着一份2017年出版的中船重工内部报刊。封面有一张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黄旭华的照片,而在这份报刊的内页,有一篇许志同撰写的文章,回忆了他参与中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建造的故事。许志同把这份报刊带在身上,向黄旭华致以深深的怀念。
只有走过一样的路,才能理解彼此的辛劳。武船退休职工徐吉文和姚庆凤夫妇冒着寒风,赶来吊唁黄旭华。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一路打听来到了吊唁现场。徐吉文说,同为军工人,虽然无缘和黄旭华见面,但被他的故事深深感动。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白手起家,一边摸索一边设计,让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潜艇,这是值得铭记和感激的伟大功绩。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40139-0.html“走过一样的路,才知道他的辛劳!” 军工人送别黄旭华院士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