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春耕进行时)

7个月前 来源: 观看:100

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等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春雨至,万物生。雨水节气被称为“可耕之候”,进入雨水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越冬作物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的关键时期,对养分的需求迅速增加。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再过一阵小麦就该追肥了,啥化肥效果好?”在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的一家农资店里,柴庄村村民许延军正在咨询小麦春管用肥。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雨水节气至,各地陆续进入春耕备耕农忙时节。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能为作物快速提供矿质营养元素,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在50%左右。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024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2.6%,比2022年提高1.3个百分点。化肥利用率,即化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比例,反映了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利用程度。科学施肥效果提升,折射农业发展方式之变。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化肥用量如何降下来?记者走访春耕备耕一线,感受一系列新变化。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作物有“饥饱”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配肥荐肥服务到家,人工智能也来帮忙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许延军种了11亩小麦,过去经常盲目囤肥、跟风施肥。这几年他意识到,作物也有“饥饱”,施肥不当不仅徒增成本,还会影响产量和地力。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返青期麦苗对养分要求高,用复合肥挺合适。”农资店负责人张俊粉介绍,复合肥养分更多元、肥效高,但还是要根据底肥施用情况,来选择以恰当养分比例进行调配的复合肥。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薄肥勤施、科学追补”,考虑投入产出和生态高效,农户的用肥“算盘”越打越精细。目前,我国有30余类肥料产品,覆盖各种作物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及其他有益元素,包括固体、液体等多种剂型,充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备战春耕,化肥加快流通,技术服务随产品同步到田。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重要基础。“我们建立了三级技术服务团队,进村入户指导农民科学用肥。”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渠道与协同业务部总经理王帅介绍,针对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酸碱度的差异,企业提供土壤取样检测服务,分析确定最佳的氮磷钾配比,为生产经营主体量身定制专用复合肥,开年以来,已开展春耕技术培训480余场、测土配肥300余次。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全力推动下,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面积超过23亿亩次,其中在三大粮食作物上的应用覆盖率超过95%。各地围绕“测、配、产、供、施”五大环节,强化农企对接,推进配方肥落地。放眼田畴,超过1.7万个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2000多个智能配肥服务网点分布在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户提供智能化诊断、数字化配肥、机械化施用“一条龙”科学施肥服务。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除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施肥也可以寻求人工智能帮助。在手机上打开“NE养分专家”智能化科学施肥专家推荐系统,一块标有位置、温度、湿度、风向等地理信息的模拟农田出现在屏幕上,按提示输入该地块的作物种类、地块位置、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地块信息,就能通过算法模型生成个性化施肥方案,以供参考。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智能化推荐施肥技术建立在大量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基础上,可为精准施肥提供参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主产区作物养分精准调控与减量替代技术”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何萍介绍。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NE养分专家”系统已接入部分省市级农业服务平台,提供实时用肥推荐。据测算,应用这一技术的田块化肥用量减少10%—30%,每亩减少投入50—100元,产量稳中有增(其中玉米增产5%—8%),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喂”肥更专业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产品、技术、机具不断上新,有机组合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采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全国氮肥利用率可平均提高3.7个百分点。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往常使用常规施肥方式,水稻插完秧后,将化肥撒施在地表,容易被风吹水冲,利用率不高。江苏省宜兴市富根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新明说:“现在用上新技术,肥料随插秧同步‘喂’到根部,不会被风吹水冲,养分吸收更到位。”水稻从插秧到收获,施肥次数大幅减少,由常规的4—5次减少至1—3次,整地插秧前不再施用基肥,亩均氮肥用量减少15%以上。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不过,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侧深施肥需配套侧深施肥装置、专用肥料等,每吨缓控释肥比普通配方肥价格高出1000—1500元。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如何鼓励更多农民主动应用这项技术?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正高级农艺师仇美华介绍,2021年以来,江苏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对购置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农户提供每台套5000元的补贴,每年还提供7500万元左右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相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去年,全省水稻侧深施肥推广面积达114万亩,相比2020年翻了一番。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缓控释肥、水溶肥、微生物肥,测土配方施肥、诊断施肥、变量施肥,种肥同播机、侧深施肥机、喷肥无人机……从新产品、新技术到新机具,化肥领域持续上新。王帅介绍,针对西北等地区的盐碱地,今年中化化肥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开发了能够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盐分、改善土壤结构的靶向调控盐碱地有益微生物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有机水溶肥,帮助改善耕地质量。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各类技术模式有机组合,化肥利用效率层层递增。在内蒙古,“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不仅滴灌施肥均匀,还节水、节肥、省人工;在河南,小麦抽穗扬花至灌浆期,结合营养诊断采取无人机喷施,用肥实现精准定量;在安徽,采用种肥同播的方式,给大豆接种根瘤菌菌剂,显著增强了固氮能力。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用好这些集成配套技术模式,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很重要。”何萍表示,一方面需加大研发投入,深化科企合作,优化新型肥料与智能化施用技术之间的适配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培训服务和示范推广,促使技术成果发挥最大效益。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化肥多元替代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有机肥和化肥各有优势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除了围绕化肥本身做文章,通过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开展粪肥就近就地还田等方式实现多元替代,也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重要措施。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湖南省沅江市,早春的田野铺上了茸茸新绿。这是当地推广的绿肥作物紫云英,由市里免费提供种子,种植面积最多时近20万亩。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今年的紫云英长得很茂盛,3月份就能翻耕还田。”沅江市保民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卫英说。紫云英属于豆科植物,根系有较强固氮能力,翻埋后形成的腐殖质可提高土壤活性有机质,开展“绿肥—水稻”轮作,一年下来每亩可少施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少打农药1次,收获紫云英种子45公斤,后茬水稻可增产5%左右,亩均节本增效约100元。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馆陶县庆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发酵车间,工人忙着进行有机肥翻抛,促进水分下降、发酵均匀。“这段时间,我们6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天生产有机肥1000吨以上,不仅供给本地,还销往山东、河南等地。”公司负责人吴庆丰说。在馆陶县,根据种植养殖分布情况建设了多处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90%。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不少人疑惑,有机肥能不能取代化肥?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有机肥和化肥各有各的优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介绍,有机肥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团粒结构、提高肥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但是,在当前农业种植强度大、产量需求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土壤养分供应或者仅仅施用有机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强度上,都无法持续满足作物高产优质的需求。很多田间试验证明,如果不施用化肥,3年内作物产量就会降低一半以上。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科学用足用好化肥,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化肥减量化、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等一系列重大行动,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1.74万吨(折纯),较2015年减少16.6%,连续8年下降。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聚焦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强化科学施肥增效方面的政策扶持,做好作物营养诊断、农户施肥调查、田间试验等基础工作,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粪肥收集、处理、还田服务,建立更加稳定的种养循环利益联结机制。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版式设计:汪哲平iJO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41219-0.html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春耕进行时)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文化中国行】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下一篇: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货畅其流”美好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为你推荐
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通讯员 胡子昂 何周谛2025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武汉归元寺迎来群众敬香祈福高峰。当天清晨,天还没亮,已有不少人等候在归元寺外,武汉公安民警、辅警早已在...
02-03
图源:pixabay1月17日晚间,思科瑞(688053.SH)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四川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据上述文件,思科瑞在2022年...
01-21
  “今年是我在双台镇过冬的第6年,准备住到5月份再回去。”1月16日一大早,59岁的张贺强就前往辽...
01-21
  我国铁路实行“实名购票”政策,旅客在购票、进站、乘车等环节都需要刷身份证。返程途中,旅客...
02-08
临近年关,广西贺州钟山县年味渐浓,百姓走上街头,买年货、添新衣。在县城以北的广西(钟山)东融电子信息产业园内,企业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走进广西科奈信精密技术有限公...
01-22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刘曼华  1月19日,据灯塔专业版,2025年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截至1月19日21时40分,档期预售总票房已突破1.7亿...
01-21
1 月 21 日消息,smart 精灵#5 SUV 将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以应对全球部分市场对纯电动车型需求的变化。这一决定标志着由吉利和梅赛德斯-奔驰共同拥有的 smart 品...
01-22
2 月 2 日消息,比亚迪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今日发布视频分享了腾势 N9 新车“九大爆料”,其中提到了该车的上市时间、发布节奏,以及部分车型的续航能力。整理赵...
02-02
最近,“协商的技术男主是谁演的”成为了热门话题。这部作品自宣传阶段就吸引了大量关注,播出后更是让观众感到惊喜,不负众望。在韩剧《协商的技术》中,李帝勋饰...
02-21
SM娱乐全新女子组合Hearts2Hearts即将震撼出道,引发了全球音乐粉丝的热烈期待。这支备受瞩目的组合将于2月24日正式携首张单曲《The Chase》与大众见面,揭开其神秘的音乐面纱...
02-22
  图①:1月1日凌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妇产中心产科,助产士在为新生儿印脚印。  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图②:贵州黔西市文峰街道文峰社区珠海蓝逸贝贝托育园,孩...
01-21
  近期,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阚飙表示,目前到医院就诊的、症状类似流感的患者中,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病...
01-21
  大众网记者 隋宜笑 报道  12月26日,山东政法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胡晓清,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徐永青,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常洪卫等一行5人到访山东...
01-21
  大众网记者 王一刚 报道  这个冬至,让我们和艺术撞个满怀……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
01-21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