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的新一轮厮杀正在到来。
小象超市成立新公司
眼下,即时零售的战火正从早期的流量争夺和补贴比拼,悄然步入品质革命与供应链建设的新战场。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美团,都试图通过履约效率的提升、商品结构和服务体验的优化,赢得存量市场的用户心智。而在这新一轮的战略升级中,美团的小象超市,显得格外活跃。
近期,天眼查App显示,小象超市在安徽成立了新公司——安徽象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北京象鲜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法定代表人为谢益军,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销售、餐饮管理、外卖递送服务、食品销售等。
图源:天眼查
这一举动,正好呼应了美团今年6月宣布的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战略——大力加码小象超市,推动其向所有一二线城市进军,同时逐步覆盖全国200个优质县级农产区。如今,小象超市新公司的成立,或许是美团即时零售网络向全国纵深扩展的关键落子。
眼下,阿里、京东、美团的即时零售竞争打得火热。而美团将小象超市作为其即时零售战略布局的关键棋子,主要源于小象超市近几年凭借全国扩张战略,实现了快速发展。据悉,小象超市2024年GMV接近300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具体来看,小象超市诞生之初,作为美团自营零售业务“美团买菜”,在生鲜电商领域开始初步尝试。然而,生鲜前置仓的损耗难以控制,始终找不到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发展模式,而后美团便开始调整战略。
图源:小象超市
2023年12月,“美团买菜”正式更名为小象超市,标志着其从生鲜电商向全品类超市转型,开始承接消费者全场景的购物需求。而且,为了支撑小象超市的全品类战略,其前置仓也从400平方米小仓升级为800-1000平方米的大仓模式,容量在4000SKU到6000SKU之间。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小象超市的小仓日均订单量约1200单,而大仓日均订单量可达2000单以上。其中,北京和上海的部分大仓日订单量可高达5000到6000单。
同时,随着小象超市仓储能力的提升,其也实现了自身的全国化扩张。今年新增长沙站后,小象超市的全国布局已达18城。
除此之外,小象超市还打造了自有品牌,目前已开发有象优选、象大厨、象划算三大系列。其中“象优选”负责做品质有保障、品类丰富的商品,“象大厨”则以优质餐饮类商品为主,而“象划算”主打性价比商品。
整体而言,美团闪电仓的加速落地以及小象内部业务的精细化发展,都极大推进了小象超市的全国化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小象超市的战略布局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全国市场,而不像京东七鲜那样,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
具体来看,小象超市的扩张策略表现为先覆盖一线城市,再拓展到周边及一些热门城市。前期,美团买菜(小象超市前身)重点完成了北上广深以及武汉的覆盖,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扩大了这些城市的仓储密度。此后,其再根据重点区域进行城市与仓储网络的拓展。而眼下,小象超市也正通过点到面的方式,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市场地位。
事实上,除了国内市场,小象超市还将目光放眼海外。今年5月,小象超市落地沙特利雅得。如果,小象超市的海外运营模式能够成功,那么,美团旗下的众多自营商品以及供应链也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如此看来,小象超市可谓是全面开花。未来,其或许可以凭借自身的轻资产发展模式,成为美团即时零售布局的重要把手。
即时零售竞争才刚触及商业本质
纵观阿里、京东、美团这段时间的即时零售竞争,目前仍主要围绕外卖展开。而眼下,三者的外卖竞争也已经步入深水区,战火从昔日的补贴大战,悄然转向了供应链深耕以及线下市场的布局。
具体来看,今年7月刚开始,淘宝闪购就率先打响了新一轮的补贴大战,宣布未来12个月内将直补商家和消费者500亿元。在此后的两周时间里,外卖平台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大打补贴战,行业也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消费狂欢,而平台也迎来了订单量的暴涨。最新数据显示,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已稳定在9000万单,而美团的即时零售订单量也突破1.5亿单。
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补贴战也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于是,7月中旬,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饿了么、京东、美团。
其中,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图源:微博@中国新闻网
事实上,这已经是市场监管部门对外卖平台发起的第二次约谈。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图源:微博@央视新闻
短短两个月内,饿了么、京东、美团就被约谈两次,足以说明补贴战对市场秩序的影响力之大。而此次约谈之后,外卖平台的竞争也开始回归理性。
而且,外卖行业早已证明,补贴只能在短时间内促进消费,补贴一旦停止,平台订单量将断崖式下降,无法真正建立起用户心智。此前,滴滴外卖、百度外卖都曾凭借巨额补贴短暂冲击外卖市场,但最终都因为无法持续烧钱而退出竞争。
所以说,平台如果无法在补贴之外建立起真正的用户粘性,那么订单量的高速增长将只是昙花一现。而想要建立起稳定的用户心智,平台仍需落实到外卖品质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之上,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眼下,阿里、京东、美团纷纷加码品质外卖,共同构建让消费者看得见、吃得放心的外卖市场环境。
近期,饿了么宣布启动“明厨亮灶2.0”推广计划,联合钉钉共同推出“食安钉”产品,为餐饮商家提供包括食安治理、店铺经营等在内的餐饮门店管理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
此前,饿了么还全面升级了“优店腾跃计划”,再投入超10亿元,加码抢夺品质外卖商家。
品质外卖作为京东外卖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近期也得到了极大推进。日前,京东启动了自营外卖“七鲜小厨”业务,试图通过与餐饮商家、个体厨师进行菜品研发,以及平台的规模化开店,将菜品卖到全国各地。而且,京东还计划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投资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持续增强自己的供应链优势。
图源:京东黑板报
据京东黑板报消息,七鲜小厨目前已收到超过6.6万份“菜品合伙人”报名信息。而且,七鲜小厨首店上线一周,日均订单量已超过1000单,复购率高于行业220%,带动商圈订单增长12%。
美团作为外卖行业的老大哥,自然也不能落后。7月初,美团推出了“浣熊食堂”,并表示,未来三年,其将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1200家线下门店。同时,美团宣布到今年年底,将开设超10000家外卖卫星店,而且每家卫星店都将配备“明厨亮灶”的后厨直播,让放心外卖看得见。
图源:美团Meituan
如此看来,品质外卖革命已成为行业共识,未来,外卖行业或将开启品质与服务的新生态。同时,随着竞争的逐渐深入,供应链发展和管理也愈发重要,而未来的最大赢家,必然属于那些能真正沉下心来,将供应链的根基扎得更深,将线下服务的网络织得更密,并最终为用户创造可持续价值的平台。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2-34730-0.html美团加速扩张,留给京东的时间不多了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刘强东拿下欧洲电商巨头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