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一座海洋科学城拔地而起。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内,修造船、海工装备制造热火朝天。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刚刚完成主体建造。该装置的建造,填补了国内多项海洋工程行业技术空白。
古镇口海洋科教创新区,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犹如一座海洋科技“航空母舰”,统筹运行“科学”“实验”“探索”“创新”4个系列12艘科考船。
科技扬帆,青岛西海岸新区正蓄力驶向碧海深蓝。
蓝色科技“剑指未来”
12月25日一早,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德蒙来到实验室,进行海藻酸钠可注射水凝胶模型体系研究。实验台上的罐装白色粉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可别小瞧它,仅仅1克的售价能超千元。”张德蒙告诉记者,这种价值堪比黄金的白色粉末,就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
“超纯海藻酸钠是用于开发治疗肿瘤、心力衰竭、急性肝衰竭等重大疾病的高端医疗制品。未来3至5年内,随着下游产品的上市,超纯海藻酸钠市场需求将大幅度提升,是前景巨大的未来产业增长极。”张德蒙介绍。
作为承担“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国家使命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突出科技兴海主题,以高校院所、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为支撑,聚焦未来赛道,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增强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距明月海藻集团30公里处的青岛华大企业展厅内,一面由《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封面拼成的墙壁,见证了青岛华大在基因技术领域一项项面向未来的突破创新。
其中的一篇重量级文章,是今年3月发表于《细胞》的南极磷虾基因组成功破译的相关研究成果。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正是该成果的是主导单位之一。前不久,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启动了千种海洋生物测序项目。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但整体有基因组测序的物种只有不到1%。我们启动千种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的项目,将有助于推进后期产业应用。”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范广益说。
大院大所向海发展
隆冬时节,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洪芝带领团队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西海岸新区很有活力,科研氛围、工作环境堪称‘一级棒’。”崔洪芝告诉记者,团队正在攻关“海工装备耐蚀耐磨高强韧钢板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以提升钢铁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测试评价到示范应用的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补齐我国高性能钢短板。
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所在地,正是古镇口海洋科教创新区。在这里,涉海高校全部毗邻而居。政府出资建设了大学城科技馆、科学讲堂等公共服务场馆。这些公共服务场馆,面向城市内所有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为海洋教育、科创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
2022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制定实施《关于支持大院大所向区向海发展的意见》,通过定向招引、合作共建、政府扶持等多种形式,推动院(所)区战略融合、同频共振、挺进深蓝。
细盘家底,目前该区已集聚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21所高校院所,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海洋学科群。另据统计,西海岸新区集聚涉海创新平台170余家,累计引育海洋人才7.1万人。
打通成果转化“梗阻”
面对横亘在科研与产业间的鸿沟,青岛西海岸新区持续寻求破解之道。
“新区先后成立工委海洋委、工委科创委。两委联动协作,统筹全区海洋科技资源,深化与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联动,加速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更多成果转化落地,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委办公室副主任、海洋发展局局长隋俊昌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青岛西海岸新区还设立1亿元高校校长基金,出台股权激励十条等政策,实施“揭榜挂帅+科技专员”机制,创建高校科创成果交易转化中心,不断打破高校院所与属地间的“围墙”,促进成果端与需求端“牵手”。
高效的体制机制加上密集的政策红利,激发更多企业加快研发脚步。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该公司参与研发的抗肿瘤海洋药物BG136正式进入临床试验,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17个海洋创新药物。
“BG136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是‘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推进的结果。其进入临床,不仅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技术体系,也在破解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难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倡导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管华诗表示。
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一座海洋科学城拔地而起。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内,修造船、海工装备制造热火朝天。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刚刚完成主体建造。该装置的建造,填补了国内多项海洋工程行业技术空白。
古镇口海洋科教创新区,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犹如一座海洋科技“航空母舰”,统筹运行“科学”“实验”“探索”“创新”4个系列12艘科考船。
科技扬帆,青岛西海岸新区正蓄力驶向碧海深蓝。
蓝色科技“剑指未来”
12月25日一早,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德蒙来到实验室,进行海藻酸钠可注射水凝胶模型体系研究。实验台上的罐装白色粉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可别小瞧它,仅仅1克的售价能超千元。”张德蒙告诉记者,这种价值堪比黄金的白色粉末,就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
“超纯海藻酸钠是用于开发治疗肿瘤、心力衰竭、急性肝衰竭等重大疾病的高端医疗制品。未来3至5年内,随着下游产品的上市,超纯海藻酸钠市场需求将大幅度提升,是前景巨大的未来产业增长极。”张德蒙介绍。
作为承担“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国家使命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突出科技兴海主题,以高校院所、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为支撑,聚焦未来赛道,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增强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距明月海藻集团30公里处的青岛华大企业展厅内,一面由《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封面拼成的墙壁,见证了青岛华大在基因技术领域一项项面向未来的突破创新。
其中的一篇重量级文章,是今年3月发表于《细胞》的南极磷虾基因组成功破译的相关研究成果。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正是该成果的是主导单位之一。前不久,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启动了千种海洋生物测序项目。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但整体有基因组测序的物种只有不到1%。我们启动千种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的项目,将有助于推进后期产业应用。”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范广益说。
大院大所向海发展
隆冬时节,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洪芝带领团队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西海岸新区很有活力,科研氛围、工作环境堪称‘一级棒’。”崔洪芝告诉记者,团队正在攻关“海工装备耐蚀耐磨高强韧钢板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以提升钢铁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测试评价到示范应用的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补齐我国高性能钢短板。
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所在地,正是古镇口海洋科教创新区。在这里,涉海高校全部毗邻而居。政府出资建设了大学城科技馆、科学讲堂等公共服务场馆。这些公共服务场馆,面向城市内所有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为海洋教育、科创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
2022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制定实施《关于支持大院大所向区向海发展的意见》,通过定向招引、合作共建、政府扶持等多种形式,推动院(所)区战略融合、同频共振、挺进深蓝。
细盘家底,目前该区已集聚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21所高校院所,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海洋学科群。另据统计,西海岸新区集聚涉海创新平台170余家,累计引育海洋人才7.1万人。
打通成果转化“梗阻”
面对横亘在科研与产业间的鸿沟,青岛西海岸新区持续寻求破解之道。
“新区先后成立工委海洋委、工委科创委。两委联动协作,统筹全区海洋科技资源,深化与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联动,加速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更多成果转化落地,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委办公室副主任、海洋发展局局长隋俊昌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青岛西海岸新区还设立1亿元高校校长基金,出台股权激励十条等政策,实施“揭榜挂帅+科技专员”机制,创建高校科创成果交易转化中心,不断打破高校院所与属地间的“围墙”,促进成果端与需求端“牵手”。
高效的体制机制加上密集的政策红利,激发更多企业加快研发脚步。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该公司参与研发的抗肿瘤海洋药物BG136正式进入临床试验,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17个海洋创新药物。
“BG136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是‘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推进的结果。其进入临床,不仅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技术体系,也在破解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难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倡导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管华诗表示。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552-0.html科技兴海 逐浪“深蓝”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