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一位移动手机用户发视频称,自己用了14年的深圳卡移动号码到移动营业大厅办理解封,被告知需要提供在深圳的参保信息。图/IC photo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7月15日,一位移动手机用户发视频称,自己用了14年的深圳卡移动号码到移动营业大厅办理解封,被告知需要提供在深圳的参保信息,而该男子因为近年来没在深圳发展恰恰没有参保信息。
7月22日,记者联系深圳一家沟通100营业厅,询问深圳卡手机解锁条件,工作人员答复称:“先打10086,客服让带什么证件就带什么,必须要有粤居码和深圳社保。”
手机号解封跟社保挂钩真的有必要吗?这则新闻看起来有些荒诞,但现实却正是如此。起码在深圳,手机号解封跟个人社保挂上了钩。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事件中,当事男子并无任何过错,他的手机号被限制也属于“保护性停机”。但他却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比如他为了解封专门从东莞赶赴深圳,耽误很长时间不说,如果手机号长期被限制,还有可能影响生意和个人信用。当然运营商也没错,它的初衷是“反诈和保护”。
用户正常使用手机,但却遭反电诈措施误伤,近年来类似事件时有发生。
比如去年陕西就有一位联通用户为筹备婚礼群发短信通知亲友,却被误以为是诈骗短信,自动进行了屏蔽、拦截,导致婚宴当天很多亲友未能出席。今年还有一位负责部门招聘工作的田先生因远程面试,一个多小时内拨打了10多位应聘者的电话,因“大数据识别为诈骗号码”被运营商停机。
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被限,想要解封都很麻烦。除了携带身份证、手机卡到营业厅进行认证复核的程序之外,一些地方还要求提供在职证明和无犯罪证明,深圳要求提供的“粤居码”应该就是类似情况。
电信诈骗可谓现代社会的全民公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反电诈可以理解,但前提是应平衡反电诈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如果为了高效反电诈而忽视权益保护,长此以往,结果恐将得不偿失。
如果此两者是必须二选一的关系尚可理解,消费者可以让渡一部分权益去扫除犯罪,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而之所以出现问题,还是因为部分单位为了提高效率,减少成本支出,高度依赖于技术手段反电诈。反诈技术系统遇可疑信号动辄执行屏蔽指令,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同时,遭误伤的消费者只能自行前往解封,而解封过程中又要面对另外一套程序。
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有关部门提高技术水平,减少误伤率。但技术的进步往往不能一蹴而就,这时候就需要人的力量及时补位,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客户损失减到最少,使客户情绪最快恢复。
这都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所做不到的,只能靠人的服务。另外,相关机构针对“解封”环节多投入一定技术成本,亦能起到缓解作用。
事实上,针对难以避免的“误伤”情况,《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有规定的:“被处置对象可以向作出决定或者采取措施的部门、单位提出申诉。作出决定的部门、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申诉渠道,及时受理申诉并核查,核查通过的,应当即时解除有关措施”。
但问题在于,用户申诉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很多时候还不低。而个体付出的成本,汇聚起来就是社会成本。
针对频频出现的误伤问题,有关部门最好能够做出一个综合评估,采取相应措施,从整体上降低因此产生的社会成本。
另外,也可以给运营商等具体执行反诈措施的部门加加担子,比如将误伤率列入考核,想必可以有力敦促其快速提升技术水平。
撰稿 / 信海光(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李立军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4-43891-0.html手机号被停机,解封跟社保挂钩有多大必要?| 新京报快评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