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23日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对疾病分组进行动态调整,优化了医保付费技术标准。2.0版本的改革新方案,具体改了什么?对患者和医疗机构来说,未来会带来哪些影响?《新闻1+1》连线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解读相关问题。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DIP付费分组方案升级至2.0版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 黄心宇:刚刚发布的《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也是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有关要求。新版分组的发布也标志着医保支付方式在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医保支付方式的推进,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会变得更加规范,会更加关注成本和质量,患者也能从中获益。
2.0版DRG/DIP付费方案 分组更加细化精准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 黄心宇:首先从数量上看,2.0版本的DRG(病组)分组有409个核心分组,比原来多了33组,细分组比原来也多了6组。也就是说DRG(病组)的分组更加细化了,DIP(病种分值)的分组,现在的病种大概是9520种,能够覆盖临床95%的病例。从数量上能看到2.0版本比原来更加精细,这也意味着对应的临床诊疗也能更加细化,能够更加精准地为临床诊疗去付费。
2.0版付费方案如何兼顾危重病人等特例诊疗需求?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 黄心宇:首先这次2.0分组的调整,在调整的重点上高度关注了之前临床反应比较强烈的重症、血液、肿瘤这些重点学科,我们在充分听取临床意见的基础上,对这些学科的分组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我举个例子,原来有一个分组叫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个DRG(病组)的分组。在2.0版的调整中,我们将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个分组分成了两个组,一个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个是其他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分组到重型组,从全国数据看,平均的支付标准将比原方案多1.5万元。也就是说对医疗机构而言,收治一个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相比原来的方案,医保支付能多支付1.5万元,这也体现了对于临床学科的支持。此外任何分组,都是基于大数据平均的情况来判断和推进的,其中一定会有特例。所以在2.0版的分组方案中,我们对于特例单议机制专门作出规定,就是要解决一些住院时间比较长、危急重症、新药、新技术这些患者的支付,医疗机构可以申请特例单议,医保部门经过审核后,可以按照项目付费或调整支付标准,确保这些患者能够得到合理充分的诊疗。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4923-0.html新闻1+1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具体改了什么?对患者有哪些影响?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