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尊破损的泥塑头像历经辗转,回到甘肃省庄浪县博物馆的藏品库房。盗墓者的破坏、岁月的侵蚀,一道道难以愈合的创伤被烙印在头像之上。
16年后,位于庄浪县关山峡谷深处红崖寺石窟2号窟中的一尊缺失头像的泥塑,引起了当地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队的关注。石窟开凿在红崖寺最高峰的天然崖壁上,由于历史原因及地理条件所限,毁坏较为严重。
受损佛像数字化修复 南开大学供图
经考证,这尊缺失头像的泥塑与博物馆中的头像本是一体,在明代塑造。关于此尊泥塑的故事一直在庄浪县博物馆馆长张建军心中惦念。
庄浪地处陇东扼要,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诸多宝贵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来自南开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师生团队长期聚焦当地,实施精准文化帮扶。
源于对文化遗产保护共同的理解与热爱,庄浪县博物馆与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合作进行馆校共建,对可移动文物及野外的不可移动文物全面地数字化采集,通过构建数字文化资源平台等技术手段,为庄浪的文物注入新的生命。
运用数字技术让2号窟泥塑“身首合一”,张建军最初有些担心,并不是担心南开团队做不到,而是石窟地势险要,工作强度极大。2023年7月,经过缜密地评估研讨,南开团队决心与庄浪博物馆合作,开启一场在数字空间的“久别重逢”。
“数字重生”的过程主要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修复、创新性演绎这三步,每一步的艰辛都如同重岩叠嶂,对团队的意志力与体力都提出了考验。
在当地文保员和向导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穿越深山老林,来到掩藏幽深的石窟。
石窟现场,团队运用一亿像素相机、激光扫描仪、360VR全景摄像机等高精度数字设备,全面拍摄扫描,获取三维数据,留存真实图景。回到博物馆后,团队同样对头像数据进行了全方位采集。
经过持续奋战,数据库逐渐建起,利用好这些数据重建泥塑数字形象更为关键。泥塑身体在户外,头像位于室内,如何处理好冷暖光源环境下拍摄所带来的差异?残缺的身体部位以什么姿态重塑?褪色破损的外表又要以怎样的色彩与质感展现?整个暑假,团队并未停歇,从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层面同时出发,一笔一画勾勒泥塑的“肌肤”,一点一滴为塑像披上“衣服”,每一丝“纹理”都蕴含团队的匠心。
经过团队数月的悉心“孵化”,塑像终于在数字空间“身首合一”,透过AR立体呈现,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桎梏,人们在虚拟环境中与其交互,近距离“一睹真容”。
团队并未满足,进一步通过3D打印技术,生成等比例缩小实物模型,配合透过手势操纵光影变幻的交互技术,实现了文物“重生”,传统文化在现代视域里焕然新生。
“数字重生”不仅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涂俊将团队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版块,一是通过纪实影像,帮助当地村落留存记忆;二是发挥文化创意,推动当地文化转化为生产力,赋能当地村民找到新的生存方式与身份认同;三是坚持文物数字化,与博物馆合作,促进当地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数字重生”并不是终点,天台山古堡数字化采集、高奇遗韵庄浪高抬国家级非遗IP形象设计......沿着这张田野调查地图,团队还将向更深层次探索,不断探寻将文化资源转换为乡村振兴的文旅资源的更有效途径。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11-0.html南开团队让甘肃庄浪文物“数字重生”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