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东北大学在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指导下,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抢抓发展机遇,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
一、政治建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在东北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政治建院、政治强院、政治兴院,牢记“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引领。依托“理论中国·沈阳论坛”、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等平台载体,积极开展学习、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实现入脑入心入行。学院2名教师参与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编写,1名教师参加教育部、中宣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全国统一课件、讲义研制。1名教师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教师代表,并向党和国家领导作教学汇报展示。
(图1 邀请专家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
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政密切配合凝聚发展合力。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集体谋划、规范决策,在招生考核、试题命制、职称评聘等重要工作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辽宁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1个、辽宁省高校“红旗党支部”1个,辽宁省高校“主题示范党日”活动一等奖1项,辽宁省三八红旗集体1个,3人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称号、2人获得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还有多人获得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图2 教师支部荣获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
规范学院内部治理,形成讲规矩、讲程序的浓厚氛围。注重发挥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和学术分委员会的审核把关、建言建议作用,凡涉及教学评价、学位授予、学术评价方面的发展规划、项目推荐、评奖评优等,都严格按照程序经由相关分委员会进行审议,保障学院高效运转、政通人和。
二、教学立院——推动思政课教学不断创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院始终把办好思政课作为重中之重、把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作为中心任务,围绕教学抓好“四向”,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向本,把坚持“内容为王”作为教学创新的根本。构筑“问题开启、经典品读、学理优先、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经典品读”东大品牌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年度十大关键词,相关经验做法多次被教育部网站、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平台专题报道。系统推动本、硕、博贯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等教育教学改革,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10项。经过多年积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再提升、再打造、再冲击,成功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9门,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等3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人,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省市级以上教学奖项70余项。
(图3 召开东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典品读诵读会)
向实,把“大思政课”作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式。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师生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开发建设东北大学“爱国荣校”主题大思政课,聘任一批思政课特聘教授。与鞍钢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3个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结对共建。联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成功获批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获评全国总工会“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2023年度优秀案例。
(图4 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东北大学爱国荣校主题“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推进会)
(图5 与三家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共建)
向虚,把数字化赋能作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建设沉浸式教学中心,实现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虚拟现实相融通。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院、辽宁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辽宁省高校网络育人名师工作室等省级以上教学平台10个。
向合,把一体化作为教学协同的重要途径。学院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加盟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联盟、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与和平区教育局、东北育才学校等近二十家单位统筹推进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研究,发挥“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牵头责任单位作用,充分挖掘并讲好辽宁红色“六地”精神和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实现教学内容融通、教学人才互通、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实践共建。
(图6 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试点协议签约)
三、人才兴院——建优建强思政教师队伍
建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东北大学多管齐下,着力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拓宽人才引进途径,推动师资队伍素养全面提高。通过人才引进、应届博士毕业生补充、学校党政机关干部转任等多种方式选拔优秀人才,实现了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健全多渠道教师培育机制,精准培养、考评人才。通过团队协作、名师引领、任务驱动、挂职研修、教研培训、学术会议等方式完善教师成长培养体系。学院教师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国家和省市各类人才30余名,形成了力量雄厚、梯队合理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师资队伍。
(图7 教师赴遵义会议会址实践研修)
四、科研强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竞争力
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推动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面向教学搞科研。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与当代价值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理论建构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实现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进课堂,打造劳模文化、制度自信教学研究高地。
(图8 全国劳动模范方文墨走进东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依托学科搞科研。明确学科布局、特色方向,面向从本硕博到博士后的“全学科链”搞科研。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得了B+的良好成绩,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实现了学科建设的新突破。
项目牵引搞科研。学院在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和层次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学院组建涵盖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科研团队,实现了教师手里有项目、背后有团队的目标。建院以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项(含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6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00项,科研进款累计近1900万元。
瞄准标志成果搞科研。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丛书”“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等著作120余部。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就奖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7项。
(图9 教师出版的部分学术著作)
五、育人促院——推动人才培养五育并举
抓好专业平台。学院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位专业课教师获评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
(图10 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第十一届全国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
抓好生源质量。学院积极动员名师大家、分管领导、骨干教师开展招生宣传年均20余场,扩大了学院影响力,提高了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中本科毕业于一流大学(学科)的人数较之前增长4倍。
抓好素质提升。学院学生获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各级优秀论文30余篇,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本科生平均就业率97.92%,研究生平均就业率92.77%。
(图11 学生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
六、服务助院——提升服务社会献计献策水平
以基地搭建为平台,强化与地方合作辐射全国。学院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辽宁省高校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等国家级、省市级研究基地10余个,并积极承担高校思政课教师、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研修工作,已培训学员近4000人次。学院获批辽宁省首批示范马院,并与沈阳市委宣传部共建。发起成立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获全国先进学会),领航辽宁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积极搭建“理论中国”大讲堂等学术交流平台,先后主办承办首届国家文化安全与建设高峰论坛、第三届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等国际、国内高端学术会议40余场。
(图12 承接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社会实践研修班——学员赴鞍钢集团、郭明义工作室实践考察)
以理论宣讲为依托,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学院组团打造宣讲团队,赴党政机关、学校、军营、厂矿、社区、乡村开展理论宣讲。与沈阳电视台合作打造“学习时间”品牌电视理论宣讲栏目。1名教授走上“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获评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份报告获评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优秀宣讲报告”。学院教师入选党的二十大精神辽宁省委宣讲团1人、沈阳市委宣讲团1人、校院宣讲团10余人,为辽宁省委、沈阳市委、本溪市委、盘锦市委、葫芦岛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作辅导报告10余场。
(图13 教师开展理论宣讲)
以智库建设为抓手,积极为东北发展建言献策。学院依托辽宁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理论与实践智库、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基地等近10个高端智库,聚焦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问题,组织精干师资力量撰写资政报告,积极建言献策,获得中央领导同志、省市领导重要批示共30多份。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未来,东北大学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区域发展和学校办学定位,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同时,建设爱国荣校主题“大思政课”,开展“全”专业融合式的高校“四史”教育,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链条抓实各育人环节,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3144-0.html乘势而上担使命 踔厉奋进谱新篇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建设纪实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小学生作业“熔断”,没那么简单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