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隋宜笑 报道
3月21日,春和景明,万物竞发。济南市技师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精心组织开展“播种绿色希望 赋能山村发展”活动。济南市技师学院副院长肖自强带队,奔赴柳埠西山村,用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航空服务与维护系党总支及机关第三党支部、机关第六党支部、公共教学部党支部部分党员教师,以及思政社团、读书社团、无人机社团师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植树添绿育希望,科技助农促增收。在西山村山间,一场生机盎然的植树活动火热开展。众人向当地农业专家取经,掌握种植要领后,迅速分组协作、各司其职,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浇水灌溉,一气呵成,共种下200余株山东酥梨幼苗。幼苗在春风中挺立,为西山村添上新绿,更种下振兴希望。
此次种植的山东酥梨,是济南市技师学院驻村干部李瑞兴引进的农科院最新品种。该品种优势显著,生长周期短,产量远超普通品种,果品上乘。按照规划,今年计划在西山村种植 4000 余棵。这些树苗预计今年便能迎来花期,次年开始挂果。届时,将为西山村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经初步估算,明年西山村仅此项收入就能增收120万元。这一成果不仅切实扩充了村民的“钱袋子”,更以点带面,激活了西山村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期间,济南市技师学院无人机社团学生还操控无人机在西山村农田上空采集地形地貌、土壤湿度及农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为村民提供农田规划、灌溉布局等建议,助力西山村走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走访慰问暖民心,校地合作绘蓝图。在东顶村,肖自强一行走访了村内老党员、困难户,耐心询问村民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并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与此同时,学院贴心地为村里捐赠了 200 余件劳动工具,为村民开展农业生产增添助力。
走访过程中,肖自强与柳埠街道副主任李瑞芳就发挥学院专业资源与地方政策、地缘优势,深入开展校地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并一致认定通过校地合作有机整合学校人才、技术资源与地方产业、自然资源,是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驱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
参观渡槽忆初心,传承精神启新程。植树活动后,师生们来到石桥村,参观了被誉为“济南版的红旗渠”的群英渡槽。这座建于50年前的渡槽,犹如一座历史丰碑,见证了当地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柳埠战山河精神。站在渡槽前,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为改变家乡面貌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
济南市技师学院思政社团高佳璐同学有感而发,坚定表示:“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前行路上的宝贵财富,我定会将其深植心间。在往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以十二分的热情、昂扬向上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努力将个人所学化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矢志不渝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
思政创新育新人,党团共建聚合力。本次活动兼具助力乡村振兴与创新思政教育的双重意义,是一次极具价值的生动探索。活动别出心裁地将劳动教育、红色教育以及民俗体验深度融合,全程贯穿于乡村振兴实践之中,为师生匠心构筑沉浸式育人场域。师生们在亲身实践里,不仅从劳动中磨砺意志,从红色传承里汲取精神力量,从民俗体验中感受乡土文化魅力,更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实现了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升与价值的彰显。
在党团共建机制的有力推动下,济南市技师学院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得以全方位进阶,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在持续拓展深化。活动期间,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丰富经验与坚定信念引领方向;团员青年以蓬勃朝气与创新思维积极响应,双方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借鉴,于交流里彼此启发促进,成功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3391-0.html济南市技师学院组织开展“播种绿色希望 赋能山村发展”乡村振兴活动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