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一刚 报道
2025年市中区"0531"公共艺术展现场,济南市经八路小学师生团队精心打造的创意互动装置《书韵·泉影》精彩亮相。这件集阅读、科技与家乡情怀于一体的作品,背后是师生们近四个月的汗水与智慧。
灵感生发 从“一本书”到“一座城”
作品最初的创意来自一堂美术课。当老师展示世界著名建筑折纸艺术时,学生小林突然举起画满线条的草图喊道:“能不能让书像城市一样立起来?”这个充满童趣的提问瞬间点燃了全班的想象力。孩子们争相提议:“加上趵突泉的喷泉!”“要做成能翻开的立体书!”美术老师敏锐捕捉到这个创作的契机。在随后的创意工作坊中,学生们用彩泥、卡纸制作了十余个微型概念模型,“书与城”的雏形渐渐清晰——最终演变为融合书籍、泉城地标与科技元素的《书韵·泉影》。这个从美术课堂萌芽的灵感,见证了艺术教育如何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设计挑战当书页“站”起来
“书页如何立体化?”成为第一个难题。
学生们尝试用纸板、泡沫塑料制作模型,但总显得单薄。六年级的小明提出:“先打印骨架,再覆盖镂空金属板!”团队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加入不锈钢支撑结构,终于让书页既轻盈又稳固。
张燕老师回忆道:“孩子们甚至研究了建筑力学,只为让装置能抗住大风。”
乡土情怀泉标的“温度”
如何让泉标既美观又有意义?学生们走访了济南老城区,收集市民对泉标的记忆。一位参与绘画的学生说:“每一笔都是我们对济南的爱。”
成长装置之外的美好
《书韵·泉影》不仅是一件展品,更记录了孩子们从“不敢动手”到“主动创新”的蜕变。正如指导老师所言:“作品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当传统遇见未来,当个体融入集体,奇迹就会发生。”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4225-0.html经八学子“0531少年制造”公共艺术装置作品“书韵·泉影”幕后记录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喜讯!菏泽学院新增5个本科专业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