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姜申涛 通讯员 傅蓉 王晓辉 报道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青舞红韵”社会实践团走进军营、深入陵园、探访船政。他们以青春之姿、专业之舞,将舞台化为信仰的课堂,用足音丈量红色热土,演绎了一堂生动深刻的“行走的红色艺术思政课”。
军营舞台淬炼信仰,舞姿谱写强军礼赞
武警某部礼堂内,红裙旋舞似烈焰,《战马》奔腾若雷霆。“青舞红韵”的学子们以《英雄赞歌》《战马》等精心编排的舞蹈,将当代舞蹈语汇融入军人血性与担当的诠释。刚柔并济的演绎,赢得官兵如潮掌声。掌声背后,是排练厅里无数次的“破碎”与“缝合”——队员们拆解节拍、严抠细节,汗水浸透衣衫,只为以最完美的“战地之花”致敬最可爱的人。队员张玉媛在谢幕时望向台下整齐的“军绿色”,恍然彻悟:“最终定格的造型,是我们与最可爱的人一次无声而有力的隔空击掌。”演出落幕,团队走进总队史馆,发黄的照片、厚重的荣誉簿成为无声的教材。“舞蹈里藏着代代相传的信仰。直面历史,才懂‘力度’与‘信仰’之重。”队员皮天娇的感悟,道出此行真谛。
陵园追思铭记英烈,指尖触碰和平之重
怀着崇敬之心,团队走进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内,环形画面再现1948年攻坚战的壮烈,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无声诉说着先辈的牺牲。在烈士墓区,同学们俯身擦拭墓碑浮尘。肃穆氛围中,指尖触及冰凉石碑,成员尹奕桢感到“仿佛穿越时空”,她说:“他们中有人或许与我同龄,却在最好的年华选择冲锋……我们触摸的和平,是他们用生命托举的明天。”成员蔡可佳感慨:“铭记,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烈士群雕前,成员弭蘅栩立下誓言:“作为舞者,我将用舞姿传承红色精神,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
船政寻根汲取力量,舞步激荡家国情怀
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百年船政的探索足迹与反法西斯战争中海军将士的英勇抗争交织呈现。从“万年清”号到“平远”舰的模型,从泛黄的电报底稿到老旧的航海日志,无声诉说着“自强、求实、创新、爱国”的船政精神与不屈的抗争史。同学们不仅是历史的倾听者,更是艺术的思考者。队员权煜林从舰船图纸的精准线条中,思索如何“转化为舞蹈中的肢体语言”;队员张露丹则在描绘马江海战的油画前,被将士冲锋的姿态打动,思考如何“通过舞蹈节奏传递悲壮而坚定的情感”。历史的回响激荡起强烈的使命感。成员刘声坤深刻体悟“‘强军才能安邦’的分量”,渴望将“从弱到强”的力量编入舞蹈;队员常朝阳从海军信号旗的舞动中,看到与舞蹈传递信念的相通,决心将“为家国挺身而出”的精神融入每一个动作:“跳跃时带着冲破阻碍的勇气,旋转时藏着守护家国的坚定。”
舞韵所至皆沃土,足音所向即征程
多年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持续探索“艺术+思政”育人新模式。“青舞红韵”社会实践团以“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躬身实践证明:当青春舞步踏上红色热土,历史回响便化作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当足尖叩响先辈足迹,信仰传承便有了最动人的青春表达。他们的舞韵,必将在赓续红色血脉的新征程中踏出更加铿锵的时代节拍!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6761-0.html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舞红韵”社会实践团以舞为媒奏响思政强音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