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钟雨欣 北京报道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大模型等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化、网联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等9个方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试点期为2024年至2026年。
新技术的应用落地需统筹安全与发展,“车路云一体化”涉及车端、路端、云端等多源数据,数据安全合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家建议,相关车企应当在着手技术研发的同时构建起完整的数据合规体系,注重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删除等全流程的数据合规。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2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5200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88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工信部官网解读称,当前,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下一阶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但行业发展目前还面临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与建设标准不清晰、车辆智能化与网联化相互赋能效果不明显、跨行业跨领域融合不充分等诸多挑战,有必要通过“车端、路端、云端”一体化发展的应用试点,加快建设城市和道路基础设施,促进提升车载终端搭载率,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白皮书》,“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是通过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基于系统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的信息物理系统,具有标准化接入能力、共性化基础能力、开放化共享能力、集约化增效能力和模式可复制能力等优势。
《通知》显示,应用试点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具体包括9方面内容。
其中,在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方面,《通知》指出,实现试点区域5G通信网络全覆盖;开展交通信号机和交通标志标识等联网改造,实现联网率90%以上;重点路口和路段同步部署路侧感知设备和边缘计算系统(MEC),实现与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在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方面,《通知》提出分类施策逐步提升车端联网率,试点运行车辆100%安装C-V2X车载终端;鼓励公共领域存量车进行C-V2X车载终端搭载改造,新车车载终端搭载率达到50%;鼓励试点城市内新销售具备L2级及以上驾驶自动化功能的量产车辆搭载C-V2X车载终端。
《通知》还明确,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鼓励在限定区域内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应用试点。同时,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确保自动驾驶系统激活状态下,遵守道路交通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运行安全保障人员培训、考核及管理制度;建立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安全员异常干预等安全事件研判机制。
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政策层面不断释放利好信号。2023年7月,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充分发挥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功能应用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2023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各地也在加速实践,以北京为例,2023年,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联合百度、小马智行、奥迪等12家测试单位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功能开发,面向测试单位开放329个路口进行连通性及功能服务测试,累计支持300余辆车进行规模化测试验证。
数据已成为汽车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随着自动驾驶算法不断迭代,自动驾驶的发展正逐渐由“规则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化。自动驾驶的落地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而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充分融合了车端、路端、云端信息,实现车端、路端多源数据融合,数据规模更大,多样性更充分。
随着车路云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如何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成为了关键问题。工信部车联网动态监测情况显示,2020年以来发现的针对整车企业、车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等相关企业的恶意攻击达到 280余万次。而2023年初至今就发生超过 20起与车企相关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 泄露数据涉及企业内部业务、车辆驾驶、用户隐私等等。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年度洞察(2023)-企业免疫力建设》报告指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打开了原有车内域、车间域、交通域、车云域的边界, 打破汽车控制系统原有封闭生态, 汽车数据将面临来自“云-管-端”三方面的安全风险。调研显示,车企在车端安全上普遍达到了较高水位,而在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加解密、防泄露等)上则面临较大的挑战。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志松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智能网联汽车通常搭载了更多的数字化服务功能,而这些服务的运行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这使得其更像一个“数据收集器”。汽车行业作为一个数据密集型行业,尤其需要关注数据的安全性和处理的合规性。
邓志松建议,相关车企应当在着手技术研发的同时构建起完整的数据合规体系,注重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删除等全流程的数据合规。例如,在采集阶段,如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并获得个人的同意,对于涉及敏感个人信息的还应当获取个人的单独同意;针对个人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只有具有增强行车安全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时方可收集。同时,《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明确默认不收集原则,要求“除非驾驶人自主设定,每次驾驶时默认设定为不收集状态”。
此外,在存储上,应当确保企业建立起完整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避免发生数据泄露等数据安全事故。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个人信息,应当严格在用户授权范围内使用;遵循“车内处理原则”,除非确有必要,未经匿名化处理的数据不得向车外提供。如果涉及数据跨境传输,则应遵守数据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如有重要数据以及达到一定规模的个人信息出境需进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获得批准后方可出境。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0077-0.html“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开启,数据驱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如何探索合规之路?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