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冰城哈尔滨气温已接近零下30摄氏度。子夜时分,寒气逼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三棵树机务段整备场上灯火通明,五六十台内燃、电力机车交错,进进出出。
“机务段就是火车的家。出差回家,就要好好休息。我们就是给火车头送饭的。”该公司二车间内燃机车司机米刘兵说。平日里,他是开火车的司机,而每个冬季,米刘兵都会被临时收编到“打温”队,给火车“送饭”。
“金泽,我去15道了,你在家看‘系统’,接命令。”看到监控一组数据显示报警,米刘兵一边给同事打电话一边奔向不远处的机车。“这些机车停留在室外很容易发生部件冻结,所以,每年入冬到来年三四月份,我们就要给机车‘打温’,在机车原地不动时让柴油机工作起来,给机车各部件提供足够热量,保证机车随时可以上线运行。”米刘兵说。
低沉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米刘兵抓住机车手把杆,三两步就登上了红黄相间的东风4D型3235号内燃机车。他在操纵台上熟练输入工号,一头钻进机器间,查水管、看油路……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这样的打温工作,他已经做了5年。
当天,这个段整备场24小时前后共有60台机车陆续回来打温,米刘兵这个班3个人负责27台,每人包9台车。
打温回来,米刘兵回到监控室继续盯着电脑屏幕上数据的变化。 “这是单位今年冬天新上的‘武器’,现在有23台机车实现了智能打温,我们的工作比原来轻松多了,打温工作也比之前更精准了。”
米刘兵回忆说,系统上线以前,打温司机在夜里十分遭罪。机车处于打温状态,需要24小时陪护,每隔2小时上车巡检一次,一宿完成机车巡检、打温作业至少得走上2万步,“干这活最费的有两样,一样是脸,夜里的风就是刀子,割得脸生疼。另一样是鞋,一个冬天我就穿坏了两双大棉鞋。”
曾经,打温司机踏着冰雪,穿梭于各个股道之间,频繁上下机车,不但劳动强度大,也极容易发生滑倒摔伤。因为高科技的上线,这样的工作环境将逐渐成为历史。
内燃机车无线打温监控系统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专门针对东北高寒地区研发的,可对机车股道、水温、油温、柴油机转速、蓄电池电压、冷却水温度等近百项重要部件数据自动实时采集。这一系统可以替代打温司机为机车远程精准“把脉”,米刘兵和伙计们对着电脑屏幕“足不出户”实现巡检,并根据系统提示,完成相关作业。
“原来一晚上仅一台机车就得上去七八趟,现在只要完成必须上车进行的两趟交接作业即可,工作量眼瞅着下来了。” 米刘兵说。
研发人员介绍,这是中国铁路首次运用物联网实现智能打温,目前已在23台内燃机车安装并启用了这套新设备,并且近百台内燃机车已全部纳入“加装”计划。
“这套设备除了智能打温外,还兼具火灾、转速异常、温度异常等14种报警及机车故障提示。它还能精准估算打温油耗,不会出现‘应间歇不间歇’‘应停机不停机’的过度打温行为,最大程度杜绝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米刘兵说。
1月30日5时32分,天刚蒙蒙亮。米刘兵接收到“系统”指令,提示“交车”。他立马下楼,登上东风4D11型0117号机车,与乘务员进行交接作业。
6时33分,东风4D11型0117号机车在黎明的晨曦中,从整备线缓缓驶向不远处的哈尔滨东站。半小时后,它将牵引着从北京驶来的K383次旅客列车,奔向银装素裹的齐齐哈尔。
虽然这样的场景米刘兵看了不止一次两次,但是他的心里还是一阵激动。自己看护了一夜的机车身强体壮“上了线”,安全拉着旅客奔向目的地,他和自己开着火车一样感到骄傲。
1月29日,冰城哈尔滨气温已接近零下30摄氏度。子夜时分,寒气逼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三棵树机务段整备场上灯火通明,五六十台内燃、电力机车交错,进进出出。
“机务段就是火车的家。出差回家,就要好好休息。我们就是给火车头送饭的。”该公司二车间内燃机车司机米刘兵说。平日里,他是开火车的司机,而每个冬季,米刘兵都会被临时收编到“打温”队,给火车“送饭”。
“金泽,我去15道了,你在家看‘系统’,接命令。”看到监控一组数据显示报警,米刘兵一边给同事打电话一边奔向不远处的机车。“这些机车停留在室外很容易发生部件冻结,所以,每年入冬到来年三四月份,我们就要给机车‘打温’,在机车原地不动时让柴油机工作起来,给机车各部件提供足够热量,保证机车随时可以上线运行。”米刘兵说。
低沉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米刘兵抓住机车手把杆,三两步就登上了红黄相间的东风4D型3235号内燃机车。他在操纵台上熟练输入工号,一头钻进机器间,查水管、看油路……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这样的打温工作,他已经做了5年。
当天,这个段整备场24小时前后共有60台机车陆续回来打温,米刘兵这个班3个人负责27台,每人包9台车。
打温回来,米刘兵回到监控室继续盯着电脑屏幕上数据的变化。 “这是单位今年冬天新上的‘武器’,现在有23台机车实现了智能打温,我们的工作比原来轻松多了,打温工作也比之前更精准了。”
米刘兵回忆说,系统上线以前,打温司机在夜里十分遭罪。机车处于打温状态,需要24小时陪护,每隔2小时上车巡检一次,一宿完成机车巡检、打温作业至少得走上2万步,“干这活最费的有两样,一样是脸,夜里的风就是刀子,割得脸生疼。另一样是鞋,一个冬天我就穿坏了两双大棉鞋。”
曾经,打温司机踏着冰雪,穿梭于各个股道之间,频繁上下机车,不但劳动强度大,也极容易发生滑倒摔伤。因为高科技的上线,这样的工作环境将逐渐成为历史。
内燃机车无线打温监控系统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专门针对东北高寒地区研发的,可对机车股道、水温、油温、柴油机转速、蓄电池电压、冷却水温度等近百项重要部件数据自动实时采集。这一系统可以替代打温司机为机车远程精准“把脉”,米刘兵和伙计们对着电脑屏幕“足不出户”实现巡检,并根据系统提示,完成相关作业。
“原来一晚上仅一台机车就得上去七八趟,现在只要完成必须上车进行的两趟交接作业即可,工作量眼瞅着下来了。” 米刘兵说。
研发人员介绍,这是中国铁路首次运用物联网实现智能打温,目前已在23台内燃机车安装并启用了这套新设备,并且近百台内燃机车已全部纳入“加装”计划。
“这套设备除了智能打温外,还兼具火灾、转速异常、温度异常等14种报警及机车故障提示。它还能精准估算打温油耗,不会出现‘应间歇不间歇’‘应停机不停机’的过度打温行为,最大程度杜绝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米刘兵说。
1月30日5时32分,天刚蒙蒙亮。米刘兵接收到“系统”指令,提示“交车”。他立马下楼,登上东风4D11型0117号机车,与乘务员进行交接作业。
6时33分,东风4D11型0117号机车在黎明的晨曦中,从整备线缓缓驶向不远处的哈尔滨东站。半小时后,它将牵引着从北京驶来的K383次旅客列车,奔向银装素裹的齐齐哈尔。
虽然这样的场景米刘兵看了不止一次两次,但是他的心里还是一阵激动。自己看护了一夜的机车身强体壮“上了线”,安全拉着旅客奔向目的地,他和自己开着火车一样感到骄傲。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1254-0.html新春走基层丨物联网首次应用于中国铁路 让人工“打温”变智能监控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鹰眼大夫”日检百车护航春运安全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