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的濒危牛种——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日前在重庆云阳成功克隆。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雪域高原濒危牛种,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次诞生克隆牛。为什么要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保护濒危牛?近日,记者采访了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余大为。
用动物克隆技术保护珍贵地方品种资源
“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是世界珍稀的地方黄牛品种。”余大为介绍,这两个黄牛品种含瘤牛和牦牛血统,适应高寒生态环境和粗放饲养条件,不仅表现出优异的产乳产肉性能,其在高寒、低氧、强辐射下的良好生存表现也颇具研究价值。
2021年初,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评估时发现,阿沛甲咂牛仅存39头,集中在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仲莎乡比久村;樟木牛仅存19头,集中在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帮村。而且它们处于与其他品种混杂散养、濒临灭绝的状态,如果不实施抢救性保护,几年之内,这两个牛种将有灭失的风险。
2022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和藏渝两地决定通过活体保护、体细胞保种、动物克隆复原等技术,对处于濒临灭绝状态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实施抢救性保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雅春牵头申请了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围绕高原牛种活体保护、体细胞保种、克隆复原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
“动物克隆技术是保护珍贵地方品种资源的最后一道防线。”余大为说,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以其巨大的科学价值,于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建立组织库、细胞库、配子库和胚胎库,充分利用动物精准繁育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能力。克隆技术对于保护我国濒危家畜遗传资源意义重大。目前两个品种都分别仅剩一到两头可用种公牛,项目组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以对濒危品种进行快速扩繁。
2022年底,课题组几进西藏,分别在濒危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身上取得了指甲盖大小的皮肤组织。在4℃低温保存后,迅速送往位于北京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课题组最终成功建立了1头阿沛甲咂牛种公牛和7头母牛共8个个体的220份体细胞资源、1头樟木牛种公牛和3头母牛共4个个体的220份体细胞资源。
图为克隆成功的阿沛甲咂牛。(受访者供图)
突破难点提升西部地区克隆技术水平
余大为介绍,由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实验条件比较落后,此前也没有相关繁育案例,缺乏相关基础数据,因此并不适宜开展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的克隆实验。选择在重庆培育克隆牛,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位置相近、气候合适,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带动西南地区农业育种技术的发展。
课题组协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组建技术团队,把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克隆胚胎移植项目落户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课题组在北京实验室完成了从皮肤组织到细胞系,再到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形成克隆胚胎等技术流程,于2023年2月送往云阳进行克隆胚胎移植代孕受体母牛。
“我们是重庆市唯一一个肉牛种牛繁育场,建立有精准饲喂系统、物联网系统、一体化数据采集平台、生化监测实验室、B超孕检等功能设施,做好了克隆胚胎的繁育准备。”重庆农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永宏介绍,在繁育中最大的难点是克隆牛出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剖腹产时机。因为没有经验,有的克隆牛剖腹产时间太早,导致肺部发育不全而夭折;有的因为没有及时采取剖腹产措施,助产失败而憋死。经过不断摸索,团队最终获得了一整套完善的克隆牛生产体系,对于重庆牛种质资源复原与繁育技术也有一定提升。
“此次成功培育的8头克隆牛,妊娠率在60%左右,出生存活率在20%左右,已达到同领域一流水平。”余大为介绍,课题组在活体保护、精准鉴定、资源特性挖掘、体细胞保种、克隆复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记者了解到,按照计划,今年7至8月,课题组将把在云阳培育成功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克隆牛各返回2头至西藏原产地,补充保种急需的种公牛。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还将继续培育剩下的几头克隆牛至成年,调教和采集精液等遗传物质并冷冻保存。
下一步,课题组还将在西藏建立克隆牛生产体系,提升西藏的濒危牛种质资源复原与繁育技术,最终实现高原濒危牛种质资源在本地得到有效保护。
余大为正在查看第一头克隆成功的樟木牛。(受访者供图)
世界屋脊的濒危牛种——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日前在重庆云阳成功克隆。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雪域高原濒危牛种,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次诞生克隆牛。为什么要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保护濒危牛?近日,记者采访了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余大为。
用动物克隆技术保护珍贵地方品种资源
“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是世界珍稀的地方黄牛品种。”余大为介绍,这两个黄牛品种含瘤牛和牦牛血统,适应高寒生态环境和粗放饲养条件,不仅表现出优异的产乳产肉性能,其在高寒、低氧、强辐射下的良好生存表现也颇具研究价值。
2021年初,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评估时发现,阿沛甲咂牛仅存39头,集中在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仲莎乡比久村;樟木牛仅存19头,集中在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帮村。而且它们处于与其他品种混杂散养、濒临灭绝的状态,如果不实施抢救性保护,几年之内,这两个牛种将有灭失的风险。
2022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和藏渝两地决定通过活体保护、体细胞保种、动物克隆复原等技术,对处于濒临灭绝状态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实施抢救性保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雅春牵头申请了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围绕高原牛种活体保护、体细胞保种、克隆复原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
“动物克隆技术是保护珍贵地方品种资源的最后一道防线。”余大为说,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以其巨大的科学价值,于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建立组织库、细胞库、配子库和胚胎库,充分利用动物精准繁育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能力。克隆技术对于保护我国濒危家畜遗传资源意义重大。目前两个品种都分别仅剩一到两头可用种公牛,项目组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以对濒危品种进行快速扩繁。
2022年底,课题组几进西藏,分别在濒危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身上取得了指甲盖大小的皮肤组织。在4℃低温保存后,迅速送往位于北京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课题组最终成功建立了1头阿沛甲咂牛种公牛和7头母牛共8个个体的220份体细胞资源、1头樟木牛种公牛和3头母牛共4个个体的220份体细胞资源。
图为克隆成功的阿沛甲咂牛。(受访者供图)
突破难点提升西部地区克隆技术水平
余大为介绍,由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实验条件比较落后,此前也没有相关繁育案例,缺乏相关基础数据,因此并不适宜开展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的克隆实验。选择在重庆培育克隆牛,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位置相近、气候合适,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带动西南地区农业育种技术的发展。
课题组协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组建技术团队,把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克隆胚胎移植项目落户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课题组在北京实验室完成了从皮肤组织到细胞系,再到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形成克隆胚胎等技术流程,于2023年2月送往云阳进行克隆胚胎移植代孕受体母牛。
“我们是重庆市唯一一个肉牛种牛繁育场,建立有精准饲喂系统、物联网系统、一体化数据采集平台、生化监测实验室、B超孕检等功能设施,做好了克隆胚胎的繁育准备。”重庆农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永宏介绍,在繁育中最大的难点是克隆牛出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剖腹产时机。因为没有经验,有的克隆牛剖腹产时间太早,导致肺部发育不全而夭折;有的因为没有及时采取剖腹产措施,助产失败而憋死。经过不断摸索,团队最终获得了一整套完善的克隆牛生产体系,对于重庆牛种质资源复原与繁育技术也有一定提升。
“此次成功培育的8头克隆牛,妊娠率在60%左右,出生存活率在20%左右,已达到同领域一流水平。”余大为介绍,课题组在活体保护、精准鉴定、资源特性挖掘、体细胞保种、克隆复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记者了解到,按照计划,今年7至8月,课题组将把在云阳培育成功的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克隆牛各返回2头至西藏原产地,补充保种急需的种公牛。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还将继续培育剩下的几头克隆牛至成年,调教和采集精液等遗传物质并冷冻保存。
下一步,课题组还将在西藏建立克隆牛生产体系,提升西藏的濒危牛种质资源复原与繁育技术,最终实现高原濒危牛种质资源在本地得到有效保护。
余大为正在查看第一头克隆成功的樟木牛。(受访者供图)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2651-0.html用好克隆技术,保护濒危牛种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破解抗寒密码 创新种植模式
下一篇:我科学家揭开果糖促进肿瘤进展机制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