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大会以“数实融合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在大会主旨演讲中提到,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基础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50家双跨平台(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近9000万台(套)。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其中,双跨平台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发展水平的代表。双跨平台发展迅速、创新活跃,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硬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及未来竞争的新优势。
双跨平台特征显现
前不久,工信部发布2023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公示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20余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双跨互联网平台共计50家。
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双跨平台特征也不断显现。在今年召开的2023中国(江西)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秘书长李炜发布《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八大成效》(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双跨平台发展规模呈现健康有序、高质量的增长态势,平台平均连接工业设备超218万台、平均承载工业机理模型超2.45万个,覆盖9大领域。双跨平台整体开放运营能力突出,平均营业收入已达到69亿元,平均工业App数量达8738个,平均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3.4万家。
多省市高度重视对双跨平台的打造和扶持,从政策体系、人才培养、生态载体等方面加强保障,正在打造以双跨平台为牵引的产业发展生态。
双跨平台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力推。李炜介绍,从政策体系看,目前,全国已有30余个省区市围绕“建平台”和“用平台”部署重点任务,已基本形成了部省联动、梯次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从区域分布看,其发展渐趋均衡,已经覆盖全国16个省份,兼顾东中西部。
从成长路径看,李炜表示,双跨平台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源于传统制造企业,立足行业知识沉淀和工业基因,深耕制造业工业场景的平台,占双跨平台总数的62%;二是源于信息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立足信息技术优势和互联网基因,为制造业工业场景提供云化软件集成服务的平台,占双跨平台总数的22%;三是源于软件企业,兼顾软硬件研发,为制造业工业场景提供信息和通信设备生产运维服务的平台,占双跨平台总数的16%。
“我国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王建伟介绍。
在此过程中,双跨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报告》指出,双跨平台正加快寻求突破技术短板,分层释放应用潜能,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探索应用。在边缘层,边缘计算技术推动计算、应用资源从云端向边缘侧下沉,云边协同体系建设逐渐完备;在平台层,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工业视觉等技术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
“双跨平台之所以能够集成IT、OT、CT、DT等各类技术,关键在于产业界各方持续投入研发力量。”李炜介绍,双跨平台正聚焦网关、工业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核心领域抓紧布局。与此同时,双跨平台瞄准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持续加强国产产品研发与应用。
助力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汽车、大飞机、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探索协同设计、虚拟验证、远程运维等模式;家电、服装等消费品行业创新大规模定制、用户直连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信部共遴选发布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
《报告》显示,双跨平台通过生产、存储、运输、接收、利用处置、环境容纳全流程闭环管理,赋能高耗能行业实现关键生产工艺能耗的数字化和透明化。
在传统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模式中,工厂的生产线相对固定单一,很难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小批量的订单需求。如今在三一重工桩机工厂,“智能大脑”工厂控制中心将订单快速分解到每条柔性生产线、每个工作岛、每台设备、每个工人,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据驱动。沿着数据流程,产品能够“了解”自己被制造的全过程和细节。
遍布生产制造全流程的机器视觉系统让机器真正拥有了适应环境、柔性完成任务的能力。5G高清传感器是机器的“慧眼”,每秒可产生100万个三维数据坐标。基于5G+AR设备的人机协同,物料分拣、销轴装配等流程全部由机器人承担。机器智能还能通过免编程方式学习熟练工人的技能和手法,实现技能传授。
钢铁行业存在大量的危险场景和恶劣环境,重体力及重复性劳动较多,监测技术手段落后,生产效率和业务安全性有待提升,对于智能制造数字化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
如今,双跨平台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应用广泛,赋能效应明显,它通过将大量行业经验和工艺进行模型化、软件化,实现工业知识的沉淀、复用和重构,共沉淀工业机理模型超123.7万个。随着这一进程的深入,基于平台的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双跨平台的赋能效应也将进一步放大。
“我们将继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力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王建伟表示。
11月下旬,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大会以“数实融合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在大会主旨演讲中提到,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基础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50家双跨平台(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近9000万台(套)。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其中,双跨平台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发展水平的代表。双跨平台发展迅速、创新活跃,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硬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及未来竞争的新优势。
双跨平台特征显现
前不久,工信部发布2023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公示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20余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双跨互联网平台共计50家。
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双跨平台特征也不断显现。在今年召开的2023中国(江西)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秘书长李炜发布《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八大成效》(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双跨平台发展规模呈现健康有序、高质量的增长态势,平台平均连接工业设备超218万台、平均承载工业机理模型超2.45万个,覆盖9大领域。双跨平台整体开放运营能力突出,平均营业收入已达到69亿元,平均工业App数量达8738个,平均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3.4万家。
多省市高度重视对双跨平台的打造和扶持,从政策体系、人才培养、生态载体等方面加强保障,正在打造以双跨平台为牵引的产业发展生态。
双跨平台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力推。李炜介绍,从政策体系看,目前,全国已有30余个省区市围绕“建平台”和“用平台”部署重点任务,已基本形成了部省联动、梯次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从区域分布看,其发展渐趋均衡,已经覆盖全国16个省份,兼顾东中西部。
从成长路径看,李炜表示,双跨平台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源于传统制造企业,立足行业知识沉淀和工业基因,深耕制造业工业场景的平台,占双跨平台总数的62%;二是源于信息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立足信息技术优势和互联网基因,为制造业工业场景提供云化软件集成服务的平台,占双跨平台总数的22%;三是源于软件企业,兼顾软硬件研发,为制造业工业场景提供信息和通信设备生产运维服务的平台,占双跨平台总数的16%。
“我国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王建伟介绍。
在此过程中,双跨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报告》指出,双跨平台正加快寻求突破技术短板,分层释放应用潜能,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探索应用。在边缘层,边缘计算技术推动计算、应用资源从云端向边缘侧下沉,云边协同体系建设逐渐完备;在平台层,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工业视觉等技术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
“双跨平台之所以能够集成IT、OT、CT、DT等各类技术,关键在于产业界各方持续投入研发力量。”李炜介绍,双跨平台正聚焦网关、工业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核心领域抓紧布局。与此同时,双跨平台瞄准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持续加强国产产品研发与应用。
助力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汽车、大飞机、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探索协同设计、虚拟验证、远程运维等模式;家电、服装等消费品行业创新大规模定制、用户直连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信部共遴选发布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
《报告》显示,双跨平台通过生产、存储、运输、接收、利用处置、环境容纳全流程闭环管理,赋能高耗能行业实现关键生产工艺能耗的数字化和透明化。
在传统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模式中,工厂的生产线相对固定单一,很难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小批量的订单需求。如今在三一重工桩机工厂,“智能大脑”工厂控制中心将订单快速分解到每条柔性生产线、每个工作岛、每台设备、每个工人,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据驱动。沿着数据流程,产品能够“了解”自己被制造的全过程和细节。
遍布生产制造全流程的机器视觉系统让机器真正拥有了适应环境、柔性完成任务的能力。5G高清传感器是机器的“慧眼”,每秒可产生100万个三维数据坐标。基于5G+AR设备的人机协同,物料分拣、销轴装配等流程全部由机器人承担。机器智能还能通过免编程方式学习熟练工人的技能和手法,实现技能传授。
钢铁行业存在大量的危险场景和恶劣环境,重体力及重复性劳动较多,监测技术手段落后,生产效率和业务安全性有待提升,对于智能制造数字化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
如今,双跨平台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应用广泛,赋能效应明显,它通过将大量行业经验和工艺进行模型化、软件化,实现工业知识的沉淀、复用和重构,共沉淀工业机理模型超123.7万个。随着这一进程的深入,基于平台的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双跨平台的赋能效应也将进一步放大。
“我们将继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力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王建伟表示。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297-0.html双跨平台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