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康旭阳
通讯员 陈亮
“粮食人一辈子就干一件事——让粮仓的每一粒粮食都安全。”这是全国劳动模范卢志军的人生信条,也是其40年来扎根储粮一线的真实写照。
6月17日,在湖北省粮食局“讲好先进事迹 传递榜样力量”先进典型事迹主题宣讲报告会上,全国劳动模范卢志军,97岁离休干部宋益三、全国技术能手刘利的故事,生动诠释了粮食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初心与坚守。
全国劳动模范、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仓储部部长卢志军
1985年,卢志军进入粮食系统,从基层储运站仓库保管员做起,一路见证了从传统储粮到智能化粮仓、绿色储粮新技术的升级。有人问卢志军:“为什么能坚持40年?”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责任,所以坚守。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啃下“硬骨头”,攻克气调储粮、辐射制冷膜等技术难关,把省级储备粮损耗率压到行业最低。“机器能测温度,但测不出粮堆里的情怀。我们这代人,就是要把‘粮心’刻进芯片里,让科技焕发出粮食人的温度!”
97岁的离休干部宋益三,是湖北粮食工作的“银发智囊”。“宋老一辈子热爱读书,总是见缝插针地学习。一个放大镜、一支红蓝铅笔、一把裁纸刀,只要有书读,就能一坐好几个小时。”宣讲会上,湖北省粮食局离退休干部处处长鲍红分享道。
现场分享离休干部宋益三的故事
看报、读书、写笔记......阅读占据了宋益三离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即便在病房里,仍甘之如饴。“宋老的书几乎满是红蓝铅笔的标注”“封面泛黄,书页都翻卷边了”“看过的书籍,他还会拿出笔记,讲得有理有据”......给宋老送过学习资料的同志,谈起他看书的认真仔细,都肃然起敬。
充裕的阅读时光,让宋老的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入。离休30多年来,他始终牵挂粮食事业的发展,潜心研究新时代粮食工作面临的问题。屡屡建言皆与时代同频,不少具有前瞻性的建议,不断转化为全省粮食工作的政策和措施。
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第二届全国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的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利,则分享了一名质检员的责任与担当。2010年国庆期间,为完成小麦真菌毒素调查任务,她和同事轮流手动进样。“当晨曦恰好爬上记录本时,才发现已经熬了个通宵。”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刘利笑着说,对于质检员来说,检测任务就是无声的命令。这样的不眠之夜,在实验室的记事簿上不过是普通一页。
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利
扎根质检一线20余年,实验室的白炽灯见证过她彻夜坚守的执着,仪器设备里存储的标准曲线记录着她对万分之一误差的苛求。“质检技术的传承,就像一粒种子在沃土中生根发芽,汲取前人的智慧,茁壮成长。”刘利将从前辈身上汲取的经验传承下去,培养一批青年骨干,主导制定20余项行业标准,生动诠释了粮食人“把平凡岗位做成不平凡事业”的执着追求。
“从仓储管理到质量检测,从躬身实践到技术攻坚,三位粮食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精神。”湖北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昌银表示,保障粮食安全是粮食人的首要职责。无论是仓储管理、质量检测,还是宏观调控、应急保障、产业发展,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大局。青年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4-9428-0.html学习身边的榜样力量!湖北省粮食局举办先进典型事迹主题宣讲报告会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