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时查出1000度近视,眼轴长达28.6毫米,眼底检查显示黄斑区豹纹状改变、视网膜变薄,每年度数增长超过200度。作为家长,我们经历了从绝望到希望的转折——封康教授的“光纤导航微创后巩膜加固术”不仅让孩子眼轴回退0.2毫米,更让全家重燃对光明的期待。
术前:焦虑与抉择的煎熬
孩子3岁时确诊近视,5岁已达800度,框架眼镜和角膜塑形镜均无法控制进展。封康教授团队详细评估后指出,孩子属于病理性近视高危群体: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增加250-300度。
手术采用全麻,封教授团队利用光纤导航系统实时定位眼球结构,将异体巩膜材料精准植入黄斑薄弱区,形成360度环形支撑。手术仅耗时45分钟。孩子苏醒后表示“眼睛有点凉凉的”,无疼痛感。封教授术后亲自为孩子检查眼底,确认材料位置精准,并耐心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轻微异物感属正常反应。
术后:退轴0.2毫米,度数稳定
术后1个月复查,眼轴从28.6毫米回退至28.4毫米,矫正视力从0.15提升至0.25。封教授解释,手术通过三点机制控制近视:
1.机械加固:异体巩膜材料与自身巩膜融合,形成“生物铠甲”抵抗眼内压力;
2.血管新生:材料刺激巩膜新生血管生成,改善脉络膜血供;
3.生物学修复:促进巩膜纤维化,增强硬度。
封康教授的“三心”治疗法
1.匠心技术:独创“光纤导航微创加固系统”,避免损伤视神经和眼外肌;
2.贴心沟通:用“给眼球穿铠甲”的比喻让孩子理解手术,术后通过AI眼底影像分析系统实时监测眼轴变化;
3.恒心随访:制定“1-3-6-12”复查计划,指导家长调整孩子用眼习惯,强调“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终身护眼意识才是根本”。
经验与建议
1.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配合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封教授团队要求孩子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时间,并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辅助控制;
2.术后护理是关键: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眼压、眼底和OCT。孩子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牵拉;
3.选择专业团队:封康教授团队已为数百名儿童实施手术,术后两年内近视度数增长控制率超90%。
感恩与希望
术后3个月,孩子眼轴未再增长,矫正视力稳定在0.3。封教授的诊室墙上挂满了患儿寄来的感谢信,其中一幅画着“封医生用魔法棒让眼睛亮晶晶”。作为家长,我们深刻体会到:高度近视并非不可逆,关键在于早干预、选对方案、科学护理。封康教授的医术与医德,不仅为孩子争取了光明未来,更让我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若您的孩子也面临高度近视困境,建议尽早咨询封康教授团队,为视力健康争取黄金时间。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8382-0.html6岁孩子1000度近视的“重生”之路——封康医生后巩膜加固术真实记录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