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校的积极实践,不仅是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课程教学改革战略部署上的关键抓手,也是2023年12月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在“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上的重点行动。因此,落细落小落实艺术新课标、打造艺术课程活力课堂,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稳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着力点。
发挥美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
不久前,笔者观摩了一节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师最后讲到“这首作品体现了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这首歌曲,学生们很熟,不仅歌词饱含对党和人民的深情颂赞,而且旋律流畅,尤其是其不断向上迂回的动势,赋予了五星红旗一步步上升以不断争取革命胜利、坚定向前向上的精神,加之进行曲体裁的运用,赋予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步伐上的团结走到了精神上的团结,凝结成坚定的必胜信念和爱国情怀。
“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艺术和审美,不仅能够跨越时代、国度和界别,也能够超越功利、实用价值和逻辑思维,“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伟大象征和永恒价值追求。
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到《小学校教则》“涵养美感、陶冶德性”的唱歌要旨,到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进步主张,再到“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要求,我国学校美育教育在“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本质上一脉相承、一以贯之。这充分表明,美的教育,不只是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也是德育。因此,美的教育本身,必然与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旗帜鲜明地强调美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独特性、基础性和价值性作用。
作为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工作举措,艺术新课标在深化艺术教学改革上强调价值导向与素养引领,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站位,用跨越时空的美的价值标准、精神内核、思想理念,用根植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用聚焦“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经典,将美的价值持续涵养浸润到大单元设计的课堂深处,把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戏剧课、影视课上到美育浸润的高度,把艺术跨学科实践上到“五育”融合的高度,引领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遵循美育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夯实基础能力
2018年和202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两份中小学生艺术(音乐美术)学业质量报告,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审美素养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一般性审美接触的结论暴露出青少年学生艺术学习基础能力的薄弱,亟须下更大力气落实艺术新课标,深化教学变革,遵循美育特点,用全面实施的美育浸润行动予以扭转。
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深化基础能力,打好扎实基本功,不断锤炼精益求精、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看家本领,培养志存高远、意志坚强、吃苦耐劳、业务精湛的奋斗精神,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学理上讲,青少年学生审美素养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动力结构,即底层向上、螺旋精进、纵深贯穿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和专项特长,正是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实现美育价值的能力保障。如对于音乐学科而言,牢牢抓住稳定的拍感、音高感、节奏感、句式感和音色感,才能稳健构筑起音乐审美素养整体发展的能力根基,才可确保达成“孩子们心里都有音乐”的目标。对于基础能力的稳健获得,艺术新课标强调:一要超越以往的孤立、零碎、散乱、静止、线性的教与学;二要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导向意义建构的发展,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将知识技能的教与学嵌入以学习任务、主题或项目为主的教学活动中,突出真实情境化、经验结构化的教与学。
当前,价值指向引领、素养导向的大概念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基层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恰恰更需冷静头脑,集中精力做好深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与价值观建构起的新三维目标的统一,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内在关联,内容结构化、知识结构化和经验结构化的课改目标才能实现。
推进学科融合,以美化人浸润学生心灵
《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课)》《苦中作乐(美术课)》《距离产生美(数学课)》《静与动的审美意象(语文课)》《线条的美与规(道法课)》《自由与控制(体育与健康课)》……这是笔者于2022—2023年在山东省一个乡村区县主持“美育浸润乡村、五育融合创新”项目时指导的融合案例。
守正创新,有“融”乃大。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作为以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的艺术新课标,尤其在“新三科”的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融合的发展思想。而学科融合的关键,是从相“加”到相“融”,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学科、领域、观念、价值的融合目标。为此,要充分立足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学科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积极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从艺术人类学视角看,艺术各学科的审美活动,不仅是人类通过有组织、有秩序的音响、图像、动作和语言等特定媒介、形式和技艺,唤起人的美感反应,激发人的情感和意志,塑造美的艺术形象,实现感情、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互鉴,也是娱乐、象征再现、强化服从社会规范、体现人民属性、传导主流意识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功能的体现。艺术学科,正是由于其广泛存在的社会功能,在感性、审美、情感、思维、创新、品德、意志、精神、爱国、和谐、民主、自由、和平、文明、美丽等方面,显示出了其强大的学科育人共性价值,带给青少年以日积月累的精神浸润和水到渠成的心灵洗礼。这一核心的共性价值群,不仅是艺术课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以美化人、浸润心灵、以艺通心、沟通世界,筑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根基,也是艺术新课标、美育浸润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六个下功夫”的方法论遵循,更是坚持学科融合理念,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任务性等综合学习,以跨学科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为根本抓手,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融合美德、美文、美学、美育和美媒,把更多艺术元素、形式原理、技术表现、创作观念、艺术风格、审美价值、政治历史、文明形态和精神标识创造性地应用到美好生活、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运用艺术知识、概念、材料、工具、设施、管理、资源等多视角、多路径,有效服务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和科技创新,推进艺术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尊重文学艺术多样、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文化自信和国际理解,实现审美素养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内在统一。
(作者:许洪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顺序性音乐教学学理构建与区域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GYI2020011]成果)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1430-0.html落实艺术新课标 推进美育浸润行动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