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和美团越来越像了。
1、京东买菜更名京东七鲜
一边做外卖,一边又加速布局七鲜超市,看来京东今年要押上全部筹码,大搞即时零售。
近日,京东APP首页生活服务专区的“京东买菜”入口已更名为“京东七鲜”。点进页面后,下方会出现京东买菜改名为京东七鲜的相关公告。
据此前消息,京东七鲜已于去年10月完成与京东买菜的融合,此次更名意味着京东加速布局即时零售。
关于这项动作,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更名是基于京东七鲜与京东买菜的融合完成,并对商品和服务进行了全面升级,完成融合后的京东七鲜,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且低价的商品、更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
京东七鲜突出低价、品质和配送速度快的优势,在公告中,京东七鲜也指明了“品质不变,更快更新鲜”的定位。
官方资料显示,京东自营超市七鲜成立于2017年4月,通过商圈、社区、写字楼等全场景覆盖,配合线上渠道提供美食生鲜商品及生活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由此来看,京东七鲜对标的是美团的小象超市和阿里的盒马鲜生,为用户提供生鲜商品以及其他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配送服务。
和后两者相类似,京东七鲜也采用了前置仓的模式,也就是将仓库建立在距离消费者3公里以内的位置,可以实现30分钟送达的配送速度。
去年9月份,就有市场消息称,“七鲜”在北京启动了首个前置仓的运营。同时为了拉新用户,当时七鲜还密集开展地推拉新活动,每个员工需拉到10个订单才能拿到基本工资,同时推出了满39元减15元等优惠活动,吸引更多新用户加入。
目前京东七鲜超市业务主要聚焦在京津两地,其中北京门店有28家,天津门店有10家,七鲜还继续在其他地区招商,包括廊坊、广州、深圳等地。
据悉,京东计划今年上半年在天津新增20家仓店,此次布局后,天津门店数至少达到30家。
先是在北京开出首个前置仓,后又加快仓店布局,并与京东买菜的融合。京东七鲜动作频出背后,预示其在集团内部的地位逐渐提高。
这一迹象早有显露。2023年6月,京东集团成立了“创新零售部”,其中就包括七鲜、前置仓、技术研发和供应链运营四个业务部门,主攻线下零售。
只不过,当时京东七鲜并没有传出多大动作,直到去年以来,京东七鲜开始加速扩张,不仅升级原有的“击穿价”,还大举拓店。
再联系到京东加大外卖业务的投入,这显然意味着,京东即时零售要提速了。
2、京东加速抢占即时零售市场
起初,京东买菜与京东七鲜是两个不同的业务板块。
京东买菜主要依托于设置在居民区附近的前置仓实现商品的即时送达。相反,京东七鲜是线下线上一体化的全渠道自营超市,这表明京东七鲜不仅在线上运营,还拥有实体门店,提供线下购物体验。
相比自营超市,前置仓规模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显然更低,这也就不难理解,京东七鲜为何要与京东买菜的前置仓模式相融合。
要知道,京东要加速即时零售布局,仅依靠七鲜超市的实体门店,势必会制约京东抢占市场的速度。如今两者融合之后,京东七鲜以“前置仓+门店”的模式重新升级,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率提升。
有京东内部知情人士透露,未来,京东七鲜既包含门店也包含前置仓业务,仓属于门店的延伸,商品会全面和门店拉齐品质,店也要和仓拉齐配送效率。商品方面,店里绝大多数商品都会在仓销售,仓还会再加强一些即时零售需求的商品。
可见,京东七鲜将门店和前置仓业务融合起来,意味着前置仓可以作为门店的补充,而前置仓的快速配送能力还可以提升门店的服务水平。
弥补了配送速度方面的短板,京东七鲜可以更快抢占即时零售市场。
外卖业务方面,京东也毫不含糊。上个月京东推出品质外卖,以“0佣金”吸引商家入驻,目前入驻品质堂食餐厅门店数突破30万家;京东还加大补贴力度吸引用户,比如用户通过京东首页“品质外卖”入口可领取“最高20元餐补”,首批覆盖京东PLUS会员及在校大学生。
同时,京东外卖还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据悉,目前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1万人,平台承担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全部成本。
更早些时候的去年5月,京东将旗下的“京东小时达”与“京东到家”两大即时零售业务合并升级为“京东秒送”,意味着京东早就将业务重心向即时零售倾斜。
据此前京东透露,首批超过100个知名品牌开通京东秒送旗舰店,覆盖饮料乳品、零食速食、酒水、烹饪调味、手机数码、个护美妆等多个品类。此外,京东秒送服务已经覆盖全国2300余县区市,合作门店超50万家。
到前两个月,京东宣布拟溢价42%收购达达,这将进一步增强京东即时零售业务的配送能力。
随着即时零售业务的持续布局,京东和美团越来越像了。
不过,京东七鲜能否突围而出,仍然为时尚早。要知道,前置仓模式十分烧钱,此前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在内的玩家,都接连处于亏损的局面。
如今,即时零售竞争愈发激烈,京东七鲜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3、前置仓模式还有机会吗?
尽管近年来前置仓模式因难以盈利而饱受诟病,但它仍然没有被抛弃。
反而在生鲜电商平台不断调整战略下,这一模式也能带来盈利。
半个月前,叮咚买菜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业绩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叮咚买菜实现GMV 255.6亿元,同比增长16.3%;收入达230.7亿元,同比增长15.5%。在Non-GAAP标准下,净利润为4.2亿元,同比增长8倍以上。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透露,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在现有区域的用户渗透率、用户转化率、用户ARPU值(每用户月均收入)的持续提升。
也就是说,如果用户数量足够,订单量和客单价提上去,还是能够有商业盈利空间。
不过,要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进一步提升用户数量和订单量,这是生鲜电商平台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对于叮咚买菜如何吸引用户,梁昌霖透露,目前公司已打造出自有供应链,并基本具备全链路、端到端的商品开发和持续迭代能力。未来会继续匹配挖掘用户的真正需求,持续开发品质稳定、差异化或结构性低价的商品,并且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迭代。
可见,叮咚买菜通过建立自有供应链,能够更好地控制商品的品质和成本。而稳定的产品品质又能进一步建立用户信任,形成良好口碑。
然而,对于生鲜电商平台来说,更重要的是准确地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迭代商品和服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增强平台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总之,前置仓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这意味着,即时零售还将继续展开新一轮的比拼。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2-33578-0.html京东走上美团老路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云汉芯城IPO进入注册阶段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