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还“活”着!有人每年给它拍生日照

2周前 来源:北京日报 观看:3

“24日凌晨1点23分,过境北京,差不多正北方向、地平高度25度出地影,向右下方运动。”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查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以下简称“东方红一号”)的过境信息。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55年前,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响起《东方红》悠扬的乐曲声,将中国人的声音带进了太空。中国航天史由此开启。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今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在天上飞行的55周年纪念日,也是朱进60岁的生日。“要是天气不错的话,又能看见‘东方红一号’。”朱进说。过去大约30年里,他几乎每年都会在生日到来前查一查“东方红一号”的过境信息。如果有可见过境并且天气好,他就会给“东方红一号”拍张生日照。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同一时间,和朱进一样忙得不亦乐乎的,还有“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潘厚任。他总会接到各种科普报告的邀请。常有人在听完报告之后问他:“‘东方红一号’还能再飞多久?”潘厚任认真做了计算:“乐观的话,‘活’到100岁没问题。”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看见“东方红一号”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很多人不知道“东方红一号”仍在天上飞着,而朱进已经攒了许多观看和拍摄它的经验。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天黑之后的两三个小时和天亮之前的两三个小时,是观测较低轨道人造天体比较合适的时间。这时,地面观测者在地球巨大的阴影里,而卫星可以从几百公里的高空折射或者反射太阳光。”他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是一位老练的天文观测者,也是一位天文科普工作者,2002年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调至北京天文馆任馆长。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一直走在天文观测的“时尚”前沿。1994年他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的观测基地,使用专业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1998年开始,他进入流星观测领域,号召国内天文爱好者开展人造天体观测;1999年水木清华BBS成立天文版,他成为第一任版主;2001年,他开始使用像增强器与磁带摄像机拍摄“东方红一号”等卫星的影像;2008年年底,朱进开始用数码相机拍摄各种人造天体,并开始给“东方红一号”拍照。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有时,朱进会给业余爱好者一些更为细致的“观测攻略”。“首先,我们要根据所在地理位置,上网查询卫星的可见过境信息,包括过境时间、方位、亮度等,以及其在星图上相对星空背景的运动轨迹。知道过境信息后,我们还要看云图,根据云图判断哪里的天气适合观测。”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不过,要想像朱进那样拍出好照片,只有“攻略”不够,还得有判断力、体力和运气。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022年4月,朱进拍到了“东方红一号”与中国空间站的同框照片,拍摄地在北京东郊湿地公园。当时,他带了两套拍摄设备,在卫星过境前两个小时支好三脚架,对准了东南方高空。在那里,由织女星、天津四、牛郎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格外醒目。等了一会儿,朱进看见中国空间站从地影中出现,在牛郎星下方冲破暗夜,并从相机取景框的右上方向左下方滑动。他知道,按照预报,“东方红一号”将从右下角出现,并向左穿过天宫空间站的轨迹。于是,他把快门设置到0.2秒连拍,抓住了两个航天器同框的瞬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每年朱进都会乐此不疲地拍“东方红一号”,甚至开车到上千公里外的荒郊野岭去拍。当别人问他“做这件事是出于怎样的情怀,有什么意义”时,他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就是每年和‘东方红一号’一起过生日的一个习惯,没想过什么意义,也许记录本身就是意义。”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的记录,让人们知道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依然在天上平静地飞,也让55年前的记忆变得有迹可循。在朱进的幼年记忆里,他总觉得一抬头就能看见“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乐曲好像真的能从成百上千公里外的太空直接飘进他的耳朵里。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东方红一号”是怎样被看见的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当时的人们是有可能抬头就看见‘东方红一号’的,只是他们看见的不是卫星,而是发射卫星时的末级火箭。”潘厚任笑着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88岁的潘厚任记得,当初,“东方红一号”有“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见”的12字目标,其中“看得见”曾让作为卫星研制任务领导者的钱学森先生“很头痛”。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看得见”的目标是在一场持续了42天的会议上临时想到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科学院组织全国100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卫星的方案论证会。这是潘厚任这辈子开得最长的一次会。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会上,大家细致论证了卫星的发射方案,以及地面怎样向卫星发指令并接收信号的卫星测控问题。后来,这两个问题被概括为“上得去”和“抓得住”。同时,有人提出让卫星“听得见”。再之后,又有人问道:“要‘听得见’,是不是也要‘看得见’呢?”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会议结束后,“看得见”就和“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一起,成为“东方红一号”的四大任务目标之一。当时,包括潘厚任在内,谁也没想到,“看得见”反倒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记得,有天晚上,钱学森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你是学天文的,你说到底能不能‘看得见’?”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连忙拿出纸笔,先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演算起来。最后,两种算法给出了同样的结论——肉眼看不见。“卫星的直径为1米,亮度相当于7等星,在天气、光线都好的情况下,人用肉眼最多只能看到6等星,基本看不见7等星。”潘厚任答。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事后,钱学森为解决卫星“看得见”的问题做了特别的安排。研发人员在末级火箭壳体外部装上了一条表面镀着金属膜、直径达4米的“观测裙”。卫星入轨后,末级火箭跟在卫星后面飞一段时间。在阳光的照射下,“观测裙”的亮度接近肉眼可见的二等星,能达到北极星的亮度,在黑夜晴空的映衬下,肉眼就能看到。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设计寿命为20天的“东方红一号”运行了28天,直到电池耗尽。跟随在“东方红一号”后面的末级火箭因为“观测裙”产生的阻力,一段时间后便坠入了大气层。所以,“东方红一号”如今尽管仍在飞,但凭当前亮度,已经很难用肉眼看到。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并没有像朱进那样每年去找寻“东方红一号”的身影,他看得更多的是家里摆放的“东方红一号”模型。拿着模型,他能把每一个小零件里的故事说得精彩生动,一聊就是一上午。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今年4月24日,潘厚任受邀前往上海参加“中国航天日”的科普展,给年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包括他们怎样让这颗卫星“看得见”。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让世界看见的,还有更多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科普报告和日常交流中,潘厚任时常被问“‘东方红一号’能飞到什么时候”。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东方红一号”重173公斤,运行轨道一直是椭圆形的。刚上天时,它的轨道近地点在439公里、远地点在2384公里。如今,它的近地点大约在420~430公里、远地点大约在2000公里。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按照轨道衰减的速度,潘厚任估计它可以飞到100岁。“乐观一点的话,如果不遭遇大型磁暴、空间碎片或流星体撞击,‘东方红一号’在天上过100岁生日没问题。”潘厚任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而在那之后,“东方红一号”会坠入大气层烧掉,永远地消失。也有人问潘厚任“要不要把‘东方红一号’接回家”。潘厚任想了想说:“我还是更希望它留在太空,顺应自然规律。人定胜天是一种志气,我们可以奋斗并改善生活,但自然规律的力量太大了,就像人有生命周期一样。”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讲述“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历程时,潘厚任常会提到他的同事,也总会在提到那些名字时,加上一句“已经走了”“不在了”“前两年也走了”。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我们老了,不行的,现在要靠你们年轻人了。”潘厚任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当初,中国科学院为研制“东方红一号”而组建“581组”时,在南京大学读天文系的潘厚任被选进组,那年,他21岁。担任“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时,他也才28岁。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那时,我国决定“东方红一号”要“自力更生”。“1958年,最早提议我国研制人造卫星的赵九章先生带队去苏联,想看看苏联的人造卫星,没想到他们在那里待了几十天,与卫星有关的技术却什么都没看到。回国之后,赵先生等中国科学家就下定决心,搞卫星一定要靠自己。”潘厚任回忆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正因如此,“东方红一号”的设计方案中,采用了很多原创技术。其中,潘厚任等年轻人提出的多普勒频移测速定位系统就是中国人最早用在卫星上的技术。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千万不要轻视年轻人,搞‘两弹一星’的时候,真正在第一线干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那是脑子最灵的年纪,一天一个主意,面对困难从来不怕。”潘厚任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提到现在的年轻人,潘厚任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原来比,任务更大、更重了。我们那时候是解决‘有无’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要超过别人,做前所未有的事。”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尽管已经88岁,潘厚任还在想办法帮助年轻人成长。他加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全国各地给中小学生科普航天知识。“建设航天强国,不仅是航天人的追求,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期待。”潘厚任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也是这个演讲团的成员。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中国航天的起步历程,去年,“东方红一号”过生日时,朱进在北京门头沟区的东方红隧道拍下了“东方红一号”的身影。今年,过60岁生日的他,准备专程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的“草原天眼星空营地”给“东方红一号”拍55岁的生日照。他想,只要“东方红一号”在天上,他就会年复一年地拍下去,让更多人和他一样看见“东方红一号”。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从“东方红一号”发射至今,55年来中国航天已经发生巨变。“现在世界看见的,早已不只是‘东方红一号’,还有我们的载人、北斗、登月、探火工程。55年,一脉相承,没有前面,就没有后面。如今,后来者已经居上,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厉害!”潘厚任笑道。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4日凌晨1点23分,过境北京,差不多正北方向、地平高度25度出地影,向右下方运动。”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查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以下简称“东方红一号”)的过境信息。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55年前,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响起《东方红》悠扬的乐曲声,将中国人的声音带进了太空。中国航天史由此开启。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今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在天上飞行的55周年纪念日,也是朱进60岁的生日。“要是天气不错的话,又能看见‘东方红一号’。”朱进说。过去大约30年里,他几乎每年都会在生日到来前查一查“东方红一号”的过境信息。如果有可见过境并且天气好,他就会给“东方红一号”拍张生日照。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同一时间,和朱进一样忙得不亦乐乎的,还有“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潘厚任。他总会接到各种科普报告的邀请。常有人在听完报告之后问他:“‘东方红一号’还能再飞多久?”潘厚任认真做了计算:“乐观的话,‘活’到100岁没问题。”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看见“东方红一号”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很多人不知道“东方红一号”仍在天上飞着,而朱进已经攒了许多观看和拍摄它的经验。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天黑之后的两三个小时和天亮之前的两三个小时,是观测较低轨道人造天体比较合适的时间。这时,地面观测者在地球巨大的阴影里,而卫星可以从几百公里的高空折射或者反射太阳光。”他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是一位老练的天文观测者,也是一位天文科普工作者,2002年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调至北京天文馆任馆长。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一直走在天文观测的“时尚”前沿。1994年他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的观测基地,使用专业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1998年开始,他进入流星观测领域,号召国内天文爱好者开展人造天体观测;1999年水木清华BBS成立天文版,他成为第一任版主;2001年,他开始使用像增强器与磁带摄像机拍摄“东方红一号”等卫星的影像;2008年年底,朱进开始用数码相机拍摄各种人造天体,并开始给“东方红一号”拍照。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有时,朱进会给业余爱好者一些更为细致的“观测攻略”。“首先,我们要根据所在地理位置,上网查询卫星的可见过境信息,包括过境时间、方位、亮度等,以及其在星图上相对星空背景的运动轨迹。知道过境信息后,我们还要看云图,根据云图判断哪里的天气适合观测。”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不过,要想像朱进那样拍出好照片,只有“攻略”不够,还得有判断力、体力和运气。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022年4月,朱进拍到了“东方红一号”与中国空间站的同框照片,拍摄地在北京东郊湿地公园。当时,他带了两套拍摄设备,在卫星过境前两个小时支好三脚架,对准了东南方高空。在那里,由织女星、天津四、牛郎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格外醒目。等了一会儿,朱进看见中国空间站从地影中出现,在牛郎星下方冲破暗夜,并从相机取景框的右上方向左下方滑动。他知道,按照预报,“东方红一号”将从右下角出现,并向左穿过天宫空间站的轨迹。于是,他把快门设置到0.2秒连拍,抓住了两个航天器同框的瞬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每年朱进都会乐此不疲地拍“东方红一号”,甚至开车到上千公里外的荒郊野岭去拍。当别人问他“做这件事是出于怎样的情怀,有什么意义”时,他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就是每年和‘东方红一号’一起过生日的一个习惯,没想过什么意义,也许记录本身就是意义。”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的记录,让人们知道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依然在天上平静地飞,也让55年前的记忆变得有迹可循。在朱进的幼年记忆里,他总觉得一抬头就能看见“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乐曲好像真的能从成百上千公里外的太空直接飘进他的耳朵里。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东方红一号”是怎样被看见的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当时的人们是有可能抬头就看见‘东方红一号’的,只是他们看见的不是卫星,而是发射卫星时的末级火箭。”潘厚任笑着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88岁的潘厚任记得,当初,“东方红一号”有“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见”的12字目标,其中“看得见”曾让作为卫星研制任务领导者的钱学森先生“很头痛”。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看得见”的目标是在一场持续了42天的会议上临时想到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科学院组织全国100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卫星的方案论证会。这是潘厚任这辈子开得最长的一次会。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会上,大家细致论证了卫星的发射方案,以及地面怎样向卫星发指令并接收信号的卫星测控问题。后来,这两个问题被概括为“上得去”和“抓得住”。同时,有人提出让卫星“听得见”。再之后,又有人问道:“要‘听得见’,是不是也要‘看得见’呢?”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会议结束后,“看得见”就和“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一起,成为“东方红一号”的四大任务目标之一。当时,包括潘厚任在内,谁也没想到,“看得见”反倒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记得,有天晚上,钱学森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你是学天文的,你说到底能不能‘看得见’?”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连忙拿出纸笔,先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演算起来。最后,两种算法给出了同样的结论——肉眼看不见。“卫星的直径为1米,亮度相当于7等星,在天气、光线都好的情况下,人用肉眼最多只能看到6等星,基本看不见7等星。”潘厚任答。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事后,钱学森为解决卫星“看得见”的问题做了特别的安排。研发人员在末级火箭壳体外部装上了一条表面镀着金属膜、直径达4米的“观测裙”。卫星入轨后,末级火箭跟在卫星后面飞一段时间。在阳光的照射下,“观测裙”的亮度接近肉眼可见的二等星,能达到北极星的亮度,在黑夜晴空的映衬下,肉眼就能看到。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设计寿命为20天的“东方红一号”运行了28天,直到电池耗尽。跟随在“东方红一号”后面的末级火箭因为“观测裙”产生的阻力,一段时间后便坠入了大气层。所以,“东方红一号”如今尽管仍在飞,但凭当前亮度,已经很难用肉眼看到。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并没有像朱进那样每年去找寻“东方红一号”的身影,他看得更多的是家里摆放的“东方红一号”模型。拿着模型,他能把每一个小零件里的故事说得精彩生动,一聊就是一上午。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今年4月24日,潘厚任受邀前往上海参加“中国航天日”的科普展,给年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包括他们怎样让这颗卫星“看得见”。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让世界看见的,还有更多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科普报告和日常交流中,潘厚任时常被问“‘东方红一号’能飞到什么时候”。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东方红一号”重173公斤,运行轨道一直是椭圆形的。刚上天时,它的轨道近地点在439公里、远地点在2384公里。如今,它的近地点大约在420~430公里、远地点大约在2000公里。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按照轨道衰减的速度,潘厚任估计它可以飞到100岁。“乐观一点的话,如果不遭遇大型磁暴、空间碎片或流星体撞击,‘东方红一号’在天上过100岁生日没问题。”潘厚任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而在那之后,“东方红一号”会坠入大气层烧掉,永远地消失。也有人问潘厚任“要不要把‘东方红一号’接回家”。潘厚任想了想说:“我还是更希望它留在太空,顺应自然规律。人定胜天是一种志气,我们可以奋斗并改善生活,但自然规律的力量太大了,就像人有生命周期一样。”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讲述“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历程时,潘厚任常会提到他的同事,也总会在提到那些名字时,加上一句“已经走了”“不在了”“前两年也走了”。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我们老了,不行的,现在要靠你们年轻人了。”潘厚任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当初,中国科学院为研制“东方红一号”而组建“581组”时,在南京大学读天文系的潘厚任被选进组,那年,他21岁。担任“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时,他也才28岁。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那时,我国决定“东方红一号”要“自力更生”。“1958年,最早提议我国研制人造卫星的赵九章先生带队去苏联,想看看苏联的人造卫星,没想到他们在那里待了几十天,与卫星有关的技术却什么都没看到。回国之后,赵先生等中国科学家就下定决心,搞卫星一定要靠自己。”潘厚任回忆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正因如此,“东方红一号”的设计方案中,采用了很多原创技术。其中,潘厚任等年轻人提出的多普勒频移测速定位系统就是中国人最早用在卫星上的技术。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千万不要轻视年轻人,搞‘两弹一星’的时候,真正在第一线干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那是脑子最灵的年纪,一天一个主意,面对困难从来不怕。”潘厚任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提到现在的年轻人,潘厚任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原来比,任务更大、更重了。我们那时候是解决‘有无’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要超过别人,做前所未有的事。”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尽管已经88岁,潘厚任还在想办法帮助年轻人成长。他加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全国各地给中小学生科普航天知识。“建设航天强国,不仅是航天人的追求,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期待。”潘厚任说。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也是这个演讲团的成员。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中国航天的起步历程,去年,“东方红一号”过生日时,朱进在北京门头沟区的东方红隧道拍下了“东方红一号”的身影。今年,过60岁生日的他,准备专程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的“草原天眼星空营地”给“东方红一号”拍55岁的生日照。他想,只要“东方红一号”在天上,他就会年复一年地拍下去,让更多人和他一样看见“东方红一号”。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从“东方红一号”发射至今,55年来中国航天已经发生巨变。“现在世界看见的,早已不只是‘东方红一号’,还有我们的载人、北斗、登月、探火工程。55年,一脉相承,没有前面,就没有后面。如今,后来者已经居上,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厉害!”潘厚任笑道。1ju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1929-0.html东方红一号还“活”着!有人每年给它拍生日照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谨防AI成为泄密“跑风口”

下一篇:手表眼镜暗藏微型摄像头,智能装备如何保护隐私?

为你推荐
  原标题:15亿英镑天价索赔:原告代表1960万英国iPhone用户集体起诉苹果公司App Store垄断  IT...
01-21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子姣)1月15日,数据显示,天猫年货节期间,魔术演出玩具道具销量环比上月增长174%,同比去年增长116%。数据还显示,每年12月开始,淘宝...
01-21
  每到春节,海南都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过年进出岛难问题屡屡引发关注。  今年游客...
01-24
今年省(中)直部门涉企行政检查内容较去年压缩11%同时推行“扫码入企”机制,确保检查过程透明可追溯  日...
02-14
新闻记者 曹磊通讯员 王璐 吕巍在手机上登录各大外卖、团购、电商平台,搜索“江城百臻”,就能立即下单,10分钟至30分钟内就能够拿到最地道的武汉地理农产品。1月21日,新闻记者从...
01-21
新闻记者 潘锡珩通讯员 苏杭 徐媛媛1月21日凌晨0时55分,1168名旅客从广州白云站搭乘G4554次“夜行高铁”踏上返回武汉的归程,虽已是深夜,但旅客们回家的热情满满。这是中国铁路...
01-22
1月16日,位于长江路上的劳斯莱斯南京全新视觉展厅焕新启幕,精心设计的典雅空间与匠心独运的艺术臻品相辅相成,为客户的非凡创想激发灵感。现场还有两款劳斯莱斯Bespoke高级定制...
01-21
1 月 24 日消息,汽车媒体 Car Magazine 于 1 月 22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奥迪 RS 7 将告别 V8 引擎,采用 V6 插电混动系统,预计输出功率接近 725 马力。新款奥迪 RS 7 将拥...
01-25
近期播出的《消失的明月》特别受欢迎,无数观众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许多人都渴望了解这部剧的剧情。主演是林思彤和徐世鑫,上线时间为每天10:00。该剧属于女频...
02-20
最近上映的《180天重启计划电视剧》引起了广泛关注,观众们被其剧情深深吸引。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这里整理了第6集的分集剧情。吴妈妈来看望怀孕的吴俪梅,并且...
02-2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新一代药王“K药”刚刚宣布拿下294.82亿美元销售额后,“网红”司美格鲁肽随即高调宣称,2024年销售额为2...
02-06
  科技日报北京2月5日电(记者张梦然)一种无药物、微创的新型干预方法,可逆转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
02-06
  大众网记者 杨涛报道  日前,“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演讲大赛(山东赛区高职组)成绩揭晓,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淑珍同学凭借出色的表...
01-21
师生在街头义务为群众书写春联 贾敏杰 摄  当日,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东长寿学校举行“金蛇送福、柿柿如意”师生义务书写春联活动,师生为群众书写春联福字,传递新年祝福。 编...
01-21
  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提供虚假的...
01-22
  近日,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丰银行”)因8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并罚款1060.68万元。《经济...
02-13
星座配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其中双鱼男和金牛女的组合备受瞩目。他们之间的配对指数...
01-22
天蝎座男性通常被认为是神秘、独立和富有魅力的人。如果你想让一个天蝎座男性对你死心...
01-22
让人惊艳的女星:她们背后的故事与魅力当我们谈论最惊艳的女明星时,心中总会浮现出一系列光彩照人的面孔。她们不单是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更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忽视的存在。你是否也...
02-07
男生如何穿搭帅气? 男生夏季穿搭推荐?一、男生如何穿搭帅气?如果是身材比较高挑又比较削瘦的男生可以穿那种韩版的外套,加上卡其色的休闲裤,或者是运动卫衣套装,还有就是穿那种风...
02-12
2月15日消息,淘宝发布“情人节送礼榜”,护肤品、化妆品稳坐情人节礼物前排,淘宝天猫上的护肤类产品、唇部彩妆订单分别增长了124%、144%。口红、眼影、粉底液的“色号难题”,几...
02-16
又一奢侈品电商巨头将撤出中国。奢侈品电商平台Net-a-Porter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3月20日关闭包括天猫、微信小程序、小红书、抖音旗舰店、公司网站和App在内的所有中国线...
02-18
2月18日消息,中汽中心、国检集团、途虎养车联合发布首个“超级金牌汽车膜品质验证”报告,首次全方位展现各类车膜在真实用车场景下的性能信息,为消费者选购提供权威参考。图源:...
02-19
3月3日,美的发布了DeepSeek智能空调——美的鲜净感空气机T6,宣称“迈入空气思考时代”。据现场体验视频,当厨房TVOC超标时,系统会快速...
03-05
2024年12月14日 消息,杭州晓商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晓商圈”),今日获得深圳市冠峰永越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冠峰资本”)三千万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晓...
02-07
近日,一项全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正式出炉,标志着我国在保障民众出行安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制定的标准,将于2025年9月正式实施,旨...
02-09
《文明7》将于2月11日发售,近日Firaxis Games公布了游戏新领袖“卑弥呼”。卑弥呼将作为“倭的女王”登场,其特点是擅长科学和外交。官方还发布卑弥呼宣传片,一起...
02-03
2月12日,发行商万代南梦宫和开发商Omega Force宣布,《海贼无双4》销量现已突破400万,游戏即将登陆新平台PS5和Xbox Series X|S,具体发售时间待定,这两个版本将包含...
02-13
央视记者获悉,当地时间2月5日,美国一名法官黛博拉·博德曼在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举行庭审后发布了初步禁令,阻止特朗普旨在终止“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的实施。美国总统特朗普1...
02-06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4日报道,台湾女星大S(徐熙媛)春节期间因流感并发肺炎病逝,震惊岛内,台湾多地近日出现抢打疫苗潮。2月3日,《康熙来了》节目组发文称,小S(徐熙娣)证实大S(...
02-06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