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22日获悉,中山大学、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揭示了多种蚊虫在不同生境下病毒的多样性、传播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地理谱系特征,在多维尺度上为研究蚊虫病毒组提供了重要的新见解。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生态与演化》上。
据悉,研究团队历时5年收集了来自全国82个县市的2438只蚊虫个体,这些样本来自不同的生态环境,包括人口密集区及边境省份。
基于此,研究团队通过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T系列测序平台,对单个蚊虫进行宏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了迄今发表个体数最多、地域跨度最大的蚊虫病毒组数据资源。
同时,研究团队还从中鉴定出393种蚊虫相关病毒,其中高达63%为潜在新种,包括3种潜在致病虫媒病毒新物种。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蚊虫所携带的病毒类型及数量,发现蚊虫个体和种群水平的病毒组成与宿主系统发育、气候、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据此,研究团队发现病毒多样性的热点宿主有骚扰阿蚊、白纹伊蚊,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温度适当、降雨丰富且哺乳动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并首次量化地描述了蚊虫病毒与其宿主专一性的对应关系。
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蚊虫种群的遗传相似度与种群间共享的病毒物种数高度相关。即地理位置相隔很远的两个地区,如果蚊虫间的基因组相似度越高,其所对应携带的病毒种类越相似。
研究团队推测,蚊虫种群的扩散可能是病毒长距离传播和大尺度生物地理格局形成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希望携手全球科学家一起,对自然疫源的病原体进行持续的研究。目前项目已完成约两万五千份样本测序。”文章共同通讯作者、全球病原数据库项目负责人王达希表示,“团队将持续构建病原数据平台,汇集多种病原、媒介和生态等多维度信息,为生物安全防控和自然疫源疫病监测预警提供大数据保障。”
记者3月22日获悉,中山大学、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揭示了多种蚊虫在不同生境下病毒的多样性、传播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地理谱系特征,在多维尺度上为研究蚊虫病毒组提供了重要的新见解。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生态与演化》上。
据悉,研究团队历时5年收集了来自全国82个县市的2438只蚊虫个体,这些样本来自不同的生态环境,包括人口密集区及边境省份。
基于此,研究团队通过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T系列测序平台,对单个蚊虫进行宏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了迄今发表个体数最多、地域跨度最大的蚊虫病毒组数据资源。
同时,研究团队还从中鉴定出393种蚊虫相关病毒,其中高达63%为潜在新种,包括3种潜在致病虫媒病毒新物种。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蚊虫所携带的病毒类型及数量,发现蚊虫个体和种群水平的病毒组成与宿主系统发育、气候、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据此,研究团队发现病毒多样性的热点宿主有骚扰阿蚊、白纹伊蚊,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温度适当、降雨丰富且哺乳动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并首次量化地描述了蚊虫病毒与其宿主专一性的对应关系。
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蚊虫种群的遗传相似度与种群间共享的病毒物种数高度相关。即地理位置相隔很远的两个地区,如果蚊虫间的基因组相似度越高,其所对应携带的病毒种类越相似。
研究团队推测,蚊虫种群的扩散可能是病毒长距离传播和大尺度生物地理格局形成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希望携手全球科学家一起,对自然疫源的病原体进行持续的研究。目前项目已完成约两万五千份样本测序。”文章共同通讯作者、全球病原数据库项目负责人王达希表示,“团队将持续构建病原数据平台,汇集多种病原、媒介和生态等多维度信息,为生物安全防控和自然疫源疫病监测预警提供大数据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2538-0.html科研团队首次揭示全国范围内蚊虫病毒组特征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用更智能的网,赋能更智能的车——北京亦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永昌路段完成5G-A网络精品覆盖
下一篇:首批未来产业创新成果惊艳亮相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