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据最新发掘结果和测年数据显示,普定穿洞遗址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年代跨越旧石器时代中期末段、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
发掘现场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地区人类活动史,对重新认识约5.5万年前的“穿洞人”和研究贵州高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面貌和格局,探讨现代人起源、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人类适应性策略的转变、史前文化交流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角器
在40平方米发掘面积中,遗址文化堆积厚度超过6米,共出土石制品1万余件,骨角制品2500余件,出土动物骨骼10万余件。是目前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出土磨制骨器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为中国史前磨制骨器的源流、技术特征和时空分布框架的探索,及其与东南亚乃至欧洲和非洲同类型考古材料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极为系统、全面的考古学材料。
鱼钩
骨叉型器
此外,遗址内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阶段的墓葬3座,出土未成年下颌2件和成年颅骨1件,随葬骨器2件、骨鱼钩1件,为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体质特征及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距今1万年左右二次葬的发现,也为研究南方地区葬式的流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晚期智人臼齿化石
同时,在遗址第11层发现晚期智人臼齿化石1颗,年代初步推断为5~6万年,填补了过往贵州地区古人类研究该时间段的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普定穿洞遗址是中国南方地区首个晚更新世中期古人类化石遗存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过渡阶段墓葬材料共出遗址。在探索中国南方地区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现代人起源、演化、交流和扩散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掘现场
位于贵州普定县城西南约5公里的穿洞,发现于1978年。曾在1979年进行试掘,1981年、1982年在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张森水主持下,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先后出土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一万多件,骨角器1000余件,人类完整头骨两件,成为当时全国第一、世界罕见的出土磨制骨器最多的史前遗址。
时隔40年,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对普定穿洞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其间,汇集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两年的“集中式”考古攻关。
M2烧过的头骨碎片
接下来,普定穿洞遗址考古联合工作队将在整理两年考古发掘出土遗物的基础上,开展体质人类学、古DNA和古蛋白质、埋藏学、石制品技术-功能分析、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年代学等多方面科技考古研究,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特别是洞穴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确立贵州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探讨整个黔中地区的洞穴遗址、贵州史前史、云贵高原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史前人类行为模式、古人类体质、古代环境及其变迁和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等重点问题。
(图片来源: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据最新发掘结果和测年数据显示,普定穿洞遗址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年代跨越旧石器时代中期末段、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
发掘现场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地区人类活动史,对重新认识约5.5万年前的“穿洞人”和研究贵州高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面貌和格局,探讨现代人起源、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人类适应性策略的转变、史前文化交流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角器
在40平方米发掘面积中,遗址文化堆积厚度超过6米,共出土石制品1万余件,骨角制品2500余件,出土动物骨骼10万余件。是目前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出土磨制骨器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为中国史前磨制骨器的源流、技术特征和时空分布框架的探索,及其与东南亚乃至欧洲和非洲同类型考古材料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极为系统、全面的考古学材料。
鱼钩
骨叉型器
此外,遗址内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阶段的墓葬3座,出土未成年下颌2件和成年颅骨1件,随葬骨器2件、骨鱼钩1件,为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体质特征及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距今1万年左右二次葬的发现,也为研究南方地区葬式的流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晚期智人臼齿化石
同时,在遗址第11层发现晚期智人臼齿化石1颗,年代初步推断为5~6万年,填补了过往贵州地区古人类研究该时间段的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普定穿洞遗址是中国南方地区首个晚更新世中期古人类化石遗存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过渡阶段墓葬材料共出遗址。在探索中国南方地区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现代人起源、演化、交流和扩散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掘现场
位于贵州普定县城西南约5公里的穿洞,发现于1978年。曾在1979年进行试掘,1981年、1982年在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张森水主持下,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先后出土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一万多件,骨角器1000余件,人类完整头骨两件,成为当时全国第一、世界罕见的出土磨制骨器最多的史前遗址。
时隔40年,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对普定穿洞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其间,汇集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两年的“集中式”考古攻关。
M2烧过的头骨碎片
接下来,普定穿洞遗址考古联合工作队将在整理两年考古发掘出土遗物的基础上,开展体质人类学、古DNA和古蛋白质、埋藏学、石制品技术-功能分析、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年代学等多方面科技考古研究,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特别是洞穴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确立贵州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探讨整个黔中地区的洞穴遗址、贵州史前史、云贵高原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史前人类行为模式、古人类体质、古代环境及其变迁和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等重点问题。
(图片来源: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987-0.html贵州穿洞遗址考古新成果!该遗址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木星伴月,腊八见!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