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青岛李村夜市客流熙熙攘攘,摊主们热情地招徕着顾客,摊位上各类美食琳琅满目,香气四溢。杨通和陈晓双是众多摊主之一,两年前,二人来到这里摆摊卖奶制品小吃,经历过销量“低谷”,现在每天卖麻糍,流水最高达到四千多元。
为爱来青岛夜市摆摊卖小吃
从日入几百到能卖四千多元
在青岛上学时,杨通与陈晓双相识相恋。2023年初,为了和女友陈晓双离得更近,杨通从老家济宁来到青岛。“带了一身衣服就来了,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创业,不想上班,就打算尝试一下投资稍微少点的,女朋友很支持我,决定和我一起摆摊。”经过综合考虑,杨通和陈晓双就在李村商圈找了个摊位。杨通介绍,虽然家里人起初并不看好,但还是借给了他“启动资金”。
最早,二人卖过牛乳饮品,后来也尝试售卖一些奶制品小吃,直到现在的“网红”麻糍。“经历过一天卖几百块,我不想这样,太浪费时间了,所以一直在研究新品,让自己忙碌起来。”杨通说道,最近麻糍销量可观,周末客流高的时候能卖到四千多块钱。
是情侣也是创业“最佳拍档”
希望在青岛扎根,结婚买房
从购买食材到布置摊位、制作小吃,两人分工明确,配合得十分默契。下午四点半,两人刚将摊位上的食材摆放整齐,就有好几位顾客上前购买。“扫码下单就可以,现在开始做1号的了。”陈晓双对购买麻糍的顾客说道。她熟练地往麻糍皮里加上奶油和水果,制作完之后,再交给杨通打包。
“我是‘00后’,男朋友是1997年的,大学的时候做过兼职,毕业后,我就和他来摆摊了。”回想摆摊两年多来的经历,陈晓双表示,经历过低谷期,“有苦也有甜”。她介绍,平时也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推介摊位小吃,不少顾客就是从网上刷到视频前来购买。“虽然直播间有的时候人多,有时人少,但知道有这么个小吃,就会来夜市品尝一下。现在卖得挺好的,有点超出预期了。”陈晓双笑着说道,“累并快乐着”。
“希望以后两个人能开个小店,就不用风吹日晒了。我从小在青岛生活,我们俩特别想在这里结婚买房,这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面对未来,杨通和陈晓双都表示,想一起实现在青岛扎根的梦想。
和他们一样,无数人怀着梦想,来到这座城市,希望通过摆摊改变自己的生活。
聋哑大哥夜市卖臭豆腐走红
靠双手月入过万
在青岛城阳吕家庄夜市,有一个网红打卡摊位。摊主是一名聋哑大哥,他叫白杨,没有吆喝声,一天却能卖出上百份。遇到节假日高峰期,一天可收入过千元,平均下来一个月收入过万。除了摆摊,他还自学电焊、电工等,摆摊的小车都是自己制作的。不仅如此,他还热爱动力伞,曾到处巡游表演。
白杨与妻子
“无声”摊位成网红打卡点2月16日晚上8时许,记者来到城阳吕家庄夜市。在热闹的人群中,有一个卖臭豆腐的摊位引人注目。这家叫作“好想来”的摊位,摊主白杨是一名37岁的聋哑人,老家河北沧州。
他从小就听不见,也无法用语言沟通。在摊位的前边,一张纸板上写着品类和价格。依靠这个纸板和简单的手指比画,他独自一人看管这个摊位。
顾客付款以后,会给白杨竖一个大拇指。他也开心地竖大拇指回应。2023年9月份开始,这个摊位凭借口味好以及老板的真诚,逐渐成为一家网红打卡摊点。
“从小就很励志,年轻的时候长得帅而且多才多艺。”白杨的对象黄女士说,当时她也是看准了这一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虽然听不见也无法说话,但没有阻止白杨对于生活的热爱。
18岁的时候,白杨就自学电焊,制作家里的一些物件。后来,他跟着一个朋友做焊工,一个月收入过万。前几年,由于生意不景气,他们才打算出来创业。
2023年,他们在网上看到李村夜市里有一位聋哑人,摆摊卖烤肠。他们就从河北沧州老家来到这里学习。“当时觉着口味、销量也不算太好。”黄女士说,隔壁卖臭豆腐的却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最终,他们决定摆摊卖臭豆腐。
“他听不见,主要靠看。”黄女士说,丈夫听不见,观察力就锻炼得惊人。同时,她在旁边也帮忙翻译,两个人很快就掌握了技术。
摊位火爆,每天能卖上千元刚开始,他们想回老家沧州发展,但经过一番思考,在朋友的建议下,来到了城阳吕家庄夜市承包了一个摊位。刚开始,白杨负责加工、销售,妻子黄女士在旁边打下手。
“他很要强,自己能解决的从不让我帮忙。”黄女士说,他们在摊位前边挂了一个牌子,说明无法听和说。他们将臭豆腐的种类和价格,都写在了一个纸板上。
刚开始,大家看见这个摊位都有点惊讶。试着买了一份后,感觉口味都还不错,慢慢就成了回头客。“没办法叫卖,就把口味做成金字招牌。”黄女士说,丈夫知道自己的劣势,就在钻研口味上下苦功夫。
为此,他们不停地尝试改进工艺。同时,每天晚上11点收摊以后,他们都会去附近的市场买最新鲜的蔬菜。等到收拾完,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上午9点左右,他们又开始熬制汤料。
每天下午4点左右,他们带着精心熬制的汤料和食材,来到夜市里摆摊。
“让口味替咱说话。”黄女士说,他们第一次出摊卖出了300多元,此后慢慢积累了一些回头客。同时,很多人了解到丈夫的故事后,小摊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营业额开始直线上升。
目前,丈夫的摊位平均一天能卖100份,营业额过千元。到了节假日高峰期,一天能卖出两三百份,纯收入能过千元。算下来,一个月收入过万没问题。
去年开始,白杨慢慢一个人已经可以独立摆摊。他们又承包了一个摊位,夫妻两个人都卖臭豆腐。黄女士的摊位营业额少一点,一个月也有八九千元。
夫妻同心,憧憬在青岛落地生根“在夜市摆摊,辛苦但感觉日子有奔头。”黄女士说,他们一年到头,除了过年回老家几天,其他时间都在青岛。只要天气允许,他们都会照常摆摊。
在青岛,他们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很多人经过白杨摊位时,都会主动点赞。在这里,他们也结识了很多朋友。
谈到未来,他们希望能扩展更多品类,让生意做得更好一点。“青岛很漂亮,希望能在这里定居。”黄女士说,他们慢慢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你身边还有哪些让你感动的夜市摆摊的夫妻或情侣,请在评论区留言。
新闻综合大众新闻、半岛都市报、中青在线、海报新闻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4-2695-0.html他们在夜市摆摊,梦想着“落地生根”,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