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舒平
近日,亚朵酒店 “医院枕套” 事件持续发酵,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达 2.3 亿,讨论量超 3.1 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亚朵事件是孤例吗?它将给整个酒店行业的管理带来哪些思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告诉新闻记者,该事件不仅重创亚朵品牌声誉,更为整个酒店行业敲响了警钟。他同时指出,全体酒店行业应以此为警醒,从供应链管理、规模扩张与品质管控平衡以及卫生管理可视化三方面,全面提升卫生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不能 “外包即免责”
“布草洗涤看似小事,却是连接消费者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邓爱民表示,部分酒店将洗涤业务外包,是一个通用做法。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看,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如何对供应商加强监管,是一个重大的考验。由于对供应商监管的缺失,部分洗涤厂为降成本采用 “一车多配” 模式,人工分拣极易导致交叉污染,甚至默许医院与酒店布草混流。
对此,他也建议武汉本地酒店建立 “供应商黑名单制度”,淘汰有卫生问题的供应商;引入第三方机构,每季度对布草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公示;签订合同时明确卫生责任条款,将卫生标准纳入合作考核核心指标,杜绝 “唯价格论”。
扩张冲动需匹配品控 “肌肉”
邓爱民提醒,酒店在快速扩张、跑马圈地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警惕 “重加盟轻管理” 的风险。
“亚朵加盟店多次出现卫生问题,暴露出品牌加盟管理漏洞。” 邓爱民向记者分析道。
他提出,武汉酒店品牌连锁化发展时,应强化区域督导权,设立 “卫生否决权”,单店出现严重卫生问题时,区域内暂停新加盟;加强对加盟店培训指导,新店筹备阶段严格把控人员、服务、卫生等关键环节,确保新老店品质一致。
卫生标准应从 “合规” 升维为 “可见”
“消费升级背景下,‘合规’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酒店卫生的期待。” 面对记者关于行业发展趋势的提问,邓爱民认为,武汉酒店可借鉴餐饮 “明厨亮灶” 模式,实现卫生管理可视化。
具体而言,可在客房设置 “布草更换日历卡”;利用小程序直播洗涤工厂流程;引入 RFID 芯片(无线射频识别)追踪布草全生命周期,将卫生管理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服务优势。
采访最后,邓爱民强调:“卫生管理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武汉作为热门旅游城市,酒店卫生形象关乎城市旅游口碑。亚朵事件为本地酒店提供反思契机,唯有将卫生细节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4-8794-0.html旅游管理专家谈亚朵事件:酒店卫生管理需 “三管齐下”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