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投身我国航天基层岗位六十余载
是我国弹道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
开创者之一
却说自己只是个“超级码农”
他多次为中国火箭
设计出最完美的飞天弧线
是在关键技术攻关时
灵光一闪的“蓝领院士”
近日,央视总台《吾家吾国》专访
我国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5级校友余梦伦
听这位北大人
讲述用一生热爱攀登航天技术高峰的故事
为证明方案可行性,他们足足人工测算了两三个月
每一次火箭升空的背后,都有无数个默默托举火箭的中国航天人,余梦伦就是其中的一员。余梦伦院士今年87岁,是我国弹道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之一。
1960年,他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提前毕业,被分配至当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总体部,为导弹和火箭的发射计算飞行路线。
1965年3月,我国开始了东风系列某型号导弹的研制工作,余梦伦是弹道设计小组中的三名成员之一。
面对超长的飞行距离,如何进行试验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正当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余梦伦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低弹道和高弹道相结合的特殊弹道方案,将全程试验拆分成了两次分别进行。
根据余老的回忆,为了用数据证明方案的可行性,他们五六个人足足算了两三个月。
1980年5月18日,东风系列某型号导弹首次海上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实现了我国超长距离导弹从无到有的跨越,彻底打破了超级大国的长期垄断。
40岁起,从零学编程,他成功将返回式卫星送入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后,为了便于国土普查和地面测绘,发射返回式卫星被提上日程。
返回式卫星重达1800千克,是“东方红一号”重量的十多倍,因此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对运载能力的要求要高得多。
解决火箭速度和运载能力问题的任务落在了余梦伦的身上。然而,此时的余梦伦已经40多岁了,计算工具也换成了微型电子计算机,于是他开始从零学习计算机编程。
作为我国最早的一批计算机编程工作者,余梦伦和同事们在摸索中逐渐克服着程序出现的问题。
经过无数次最优推力程序的分析,余梦伦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小推力弹道方案”。
“五个发动机——一个大推力的发动机、四个小推力的发动机。我让大发动机工作时间短一点,小发动机工作时间长一点,这样等于平均的推力就降下来了。”余梦伦的“小推力弹道方案”,使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25% 。
1975年11月26日,载着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准时点火升空,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而在随后的三年,“长征二号”火箭又连续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设计研制高性能、高可靠性运载火箭的技术能力。
面对美国提出的苛刻条件,他超负荷工作18个月,如约完成
1978年,我国开始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对运载火箭进行适应性技术改进,从而衍生出我国目前最大的运载火箭家族。
其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型可以执行载人任务的火箭,负责运送航天员。而它的前身,就是余梦伦参与全过程研制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简称“长二捆”。
余梦伦:当时,美国的航天飞机搞得不成功。我们要搞“长二捆”,用它专门打国外卫星,严格来说打美国卫星。
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灾难年。
美国、法国发生多起火箭爆炸事故,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几乎瘫痪。而此时,中国航天人带着还是两张设计图纸的“长二捆”火箭进入了国际发射市场,开始了与各国艰难的合作谈判。
1988年11月,在经过近两年的谈判之后,中美正式签订了两颗卫星的发射合同。
余梦伦表示,和美方签合同后,美国要求18个月必须成功地发射一次,如果不成功就要赔钱。
为了能够如期发射,余梦伦和研究院的同事们开始超负荷工作。44万多张设计图纸,5000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多项大型地面试验,都在短短18个月内完成了。
1990年7月16日,作为我国首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二捆”成功首发,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然而,在随后的4年里,“长二捆”经历了两次发射失败。余梦伦提出了高空风对火箭飞行影响的假设,经过对一千多次西昌发射基地的高空风数据进行演算,成功化解了阻碍。
“长二捆”不仅仅打开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大门,也正式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征程。
在北大,做出影响一生的决定
余梦伦是浙江慈溪人,两岁时为了躲避战乱随家人搬到上海。从小成绩名列前茅的他,却被严重的口吃问题深深困扰。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提问,这个问题我会做,但我说不出来,那时候自己感到很痛苦”。因为口吃,年少时的余梦伦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但也使他更专注于学习,尤其是在数学的世界里寻觅自己的快乐。
1955年,19岁的余梦伦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来到北京,余梦伦顾不上欣赏这座历史古城的优美风光和人文胜景,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投入学习当中,每天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在北大,余梦伦曾受教于周培源、丁石孙两位老师,还多次聆听了钱学森的学术报告。北大老师们渊博的知识,深深影响着余梦伦,敬佩之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勤奋地学习,争取将来也成为一名有造诣的科学家,献身祖国科研事业。
余梦伦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根据国家科学规划和发展计算技术等的“紧急措施”,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新成立了计算数学专业,时任专业主任徐献瑜先生多次在系里举办讲座,动员数学和力学专业的大二学生们转入计算数学专业继续学习。
据余老回忆,徐先生告诉年轻学子们:"计算机的诞生是出于军事目的,目前的应用领域也是以军事为主,可未来,科学计算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现在,我国将有自己的第一代计算机,可是计算机人才还几乎为零,因此,国家决定成立计算数学专业,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培养人才。"
在当今 ,计算机在各个国家都是热门专业,而在当时却需要多次动员。当时的北大,最热门的专业选择是数学,力学次之,计算数学不过是一个分支学科,学生们对此几乎没有任何了解,老师们连讲课的专业教材都没有。
在徐先生的讲述中,余梦伦动了心。他在徐先生描绘的蓝图中看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毅然决然地报了名。没想到,他是55级力学二班唯一报名的学生,自然也是唯一被选上的学生。这也许是余梦伦一生中做过的最冲动的决定,也正是这个决定影响了他一生。
在余梦伦大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正是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之始,国内纷纷仿制苏联计算机。当时北大计算数学和无线电的师生们,在当时我国计算技术先行者张世龙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自行设计"北京一号"小型数字计算机,并于1958年设计成功、交付空军使用。
同年,北大师生们又开始“红旗”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工作,这是我国国内最早自行设计、指标先进的数字计算机之一。余梦伦和同学们一起投入到"红旗"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中,学数学的学生不懂电子学方面的技术,采取边学边干的办法,逐步掌握门电路、磁芯存储器等方面的知识,为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在余梦伦看来"微不足道"、实则非常重要的贡献。
扎根航天一线60多年,他的名字被命名为科研班组
1960年,余梦伦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
那时也正是我国航天事业艰难起步的时候,又恰逢国家自然灾害、苏联单方终止合作协议……余梦伦参与的“1059”导弹弹道设计,只能依靠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计算一次射程500千米的弹道,需要6个计算员花两个月时间。
一次,余梦伦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为了尽快验证自己的设想和解决方案,在数周时间里,他几乎一刻未曾离开过那台手摇计算机。当他抱着一叠的数据报告与同事交流分享时,人们发现一向清瘦的他,由于长时间转动计算机摇柄,右臂已经严重肿了。
“弹道设计,让我忘记劳累。虽然在编程和建模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一次次攻克技术难关带来的成就感,又会让我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幸福感。”余梦伦常这样说。
1960年11月5日,余梦伦目睹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备受鼓舞。这位24岁的年轻科学才俊在以后的弹道设计中不断迸射出智慧的光芒。
数十年来,他系统地提出了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为我国多个型号的运载火箭设计出了最美丽的“空中轨迹”。
2009年,他所在的班组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余梦伦班组”,这也是第一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科研班组,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班组。
在余梦伦工作的60多年里,他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已经成为了航天领域的总师、副总师,可是年近九旬的他却依然从事着自己最初的工作。他曾多次放弃工作调动机会,“换岗就可能脱离弹道设计工作,所以,我没有考虑过要调动工作。”他坦率地说,“我喜欢这个岗位,热爱这份工作。”
在这位北大人看来,永远工作在科研的一线,为中国火箭设计出完美的飞天弧线,是他最大的幸福。
信息来源: 北大校友工作办公室、央视新闻、《余梦伦院士传记》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2190-0.html“蓝领院士”“超级码农”......这位北大人为中国火箭设计出最完美的飞天弧线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汇聚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下一篇:许智宏:翩翩江南客 依依草木情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