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秦瑾 通讯员 汲蕊 魏玺宇 刘莎 李佳琳 报道
7月14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虫小探”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开启了一场以“承贤启智,探虫协防”为主题的深度实践之旅。这场兼具传承与实践的活动,带领青年学子近距离接触专业领域,以科普服务助力防治工作,用实际行动传承科学家精神、践行防治使命。
14日上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虫小探”科普志愿服务队与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的领导专家召开了座谈会。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汲蕊,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李瑞芳,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尹昆、孔祥礼以及邓绪礼、赵中平、李桂萍三位专家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汲蕊首先对研究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她详细介绍了“虫小探”科普志愿服务队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效,着重介绍了寄生虫学课程思政建设情况,阐释了将思政教育与寄生虫学科防治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尹昆对服务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全面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科研成果以及在寄生虫病防治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为双方的深入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座谈会后,在专家的陪同下,“虫小探”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发展史展示馆。馆内泛黄的老照片、承载岁月记忆的防治器械、详实的防控数据,清晰勾勒出我省寄生虫病防治从艰苦起步到精准防控的发展脉络。队员们在此重温了老一辈寄防专家创下 “全国三连冠” 的不朽功勋,深切感悟到他们在我省寄防历程中的伟大贡献,更直观体会到一代代寄防人攻坚克难的坚守与担当。
随后,队员们深入访谈了邓绪礼、赵中平、李桂萍三位专家。
邓老对青年团队关注寄防事业倍感欣慰,深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寄防工作的艰辛:当时山东是长江以北疫情最严峻的地区,前辈们靠自行车下乡,为捕捉丝虫病“夜现周期性”检测黄金期,每到深夜9点至凌晨2点便提马灯逐户采血。面对群众不解与抵触,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踩夜光去、踏露水回”的苦差,有人错过照料临产妻子、有人病重仍坚持工作,却无一人退缩。
即便困境中,前辈们仍建起全国唯一省级丝虫病防治所,摸索出以传染源防控为核心的精准策略,成功遏制疟疾第三次暴发,“山东经验”更在非洲落地生根。“支撑我们的是信仰,”邓老目光坚定,“防治见效、百姓康复就是最大幸福。”临别他寄语青年:“多到基层去,让课本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赵老首先回顾了自己的职业历程:早年投身黑热病防治,待该病基本消灭后,便将全部精力转向肠道寄生虫病研究,尤其专注于钩虫、蛔虫等土源性线虫——这些曾在山东农村广泛肆虐的寄生虫,对儿童健康威胁极大。他介绍,防治过程中,国家通过一次次全国性调查精准追踪病情动态,山东则开创性推行全民服药等举措,从借鉴国外经验到筛选推广适宜药物,全省累计服药人数难以计数。“全民服药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千军万马的动员,协调各方力量更是巨大挑战。”如今,山东已基本消灭黑热病等重大寄生虫病。他寄语队员多关注各类传染病与慢性病,潜心钻研成为合格医生,更提出愿将山东的防治经验分享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李老以温润而坚定的语调,讲述了那段在艰苦中坚守的奋斗历程。她回忆刚投身工作时,曾骑自行车穿梭于乡村防治疟疾:白天走村串户宣传灭蚊、预防妇幼感染,夜晚则手把手培训赤脚医生使用显微镜识别疟原虫。后来加入523计划抗疟药筛选团队,在海量药物中反复试验,最终锁定青蒿(当时称黄蒿)与仙鹤草。她还曾在疟疾高发区驻点两年,在水网密布、蚊虫滋生的环境里筑牢防线;从研发黑热病荧光抗体实验到摸索疟疾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实验室灯光常彻夜通明。最后,李老眼中闪着期许:“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受疟疾之苦,你们要带着知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让“虫小探”科普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科学家精神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前辈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热血攻克难关的真实写照。三位专家的嘱托与坚守,已化作青年学子心中的火种,激励队员们以专业为笔、以担当为墨,在寄生虫防治事业的接力赛中,续写前辈们未竟的华章。
14日下午,“虫小探”科普志愿服务队与医学昆虫学部专家开展专业交流活动。医学昆虫部主任程鹏带领专家团队,围绕蚊虫分类鉴定、抗药性检测及越冬蚊防治三大核心领域,结合科研实例与山东地域特点,系统讲解了蚊虫防控的关键技术与实践要点,为队员们清晰搭建起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衔接框架。
交流环节结束后,专家们随即带领队员们走进中心实验室、医学昆虫学部实验室及标本馆,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在专业指导下,队员们依次参与了蚊虫形态鉴定实操,掌握抗药性检测基础流程,标本制作等实践项目,通过亲手操作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具体技能。
本次活动中,“虫小探”科普志愿服务队在与专家的深度交流里真切触摸到科学家精神的温度——从防治历程中的坚守故事,到实验室里严谨的科研态度,都化作鲜活的教材。“承贤启智,探虫协防”的主题在实践中变成满满的收获与动力,将推动团队把学习所得转化为科普力量,让寄生虫病防治的使命在更广阔天地间传递,让科学家精神始终闪耀光芒。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6079-0.html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山东省寄防所开展实践活动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