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民航局发布新规,明确禁止未获3C认证及被召回型号充电宝登机。这一看似普通的安检升级,却揭开了国内充电宝行业的深层危机。新规实施首日,首都、浦东等机场安检口即查获大量违规充电宝,部分品牌线上旗舰店紧急下架产品,资本市场相关概念股应声下跌。
这场风暴的源头指向全球第二大聚合物锂电池制造商安普瑞斯。调查显示,该公司供应的电芯存在隔膜材料缺陷,可能导致热失控。受此影响,罗马仕、安克创新、小米等头部品牌相继宣布召回问题产品。其中安克创新召回71万余个充电宝,罗马仕召回49万台,涉及产品几乎覆盖全系型号。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仅6月以来就有超20款主流品牌充电宝的3C认证被暂停或撤销。
行业数据显示,我国现存1.7万家充电宝生产企业,但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不足百家。过去五年行业经历惨烈价格战,主流产品价格从百元档降至20元区间。某头部品牌高管坦言:"15000mAh容量产品成本至少要80元,有些厂商用50元成本打价格战,质量自然难以保障。"这种恶性竞争直接导致供应链层层压价,最终催生出安普瑞斯这样的"低价陷阱"。
新规实施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电商平台搜索指数显示,"3C认证""航空专用"等关键词搜索量激增300%。深圳华强北经销商透露,近期合规产品订单量环比增长200%,但库存中仍有约40%的老旧型号亟待消化。物流方面,顺丰、中通等企业已暂停问题品牌产品收寄,菜鸟网络则直接拒绝所有充电宝运输。
行业洗牌已不可避免。IDC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充电宝出货量同比下降18%,但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至72%。安克创新紧急切换ATL电芯供应链,虽导致成本上涨25%,但其市场份额已回升至28%。小米依托生态链优势推出18W快充安全套装,罗马仕则尝试通过海外众筹重启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老牌3C品牌羽博凭借全系3C认证产品,近两周销售额同比增长450%。
这场危机也暴露出监管盲区。现行3C认证标准对电芯材料变更缺乏动态追踪机制,导致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市场监管总局已启动专项审查,要求所有锂电池企业建立原材料追溯系统。
业内人士预测,经过此轮整顿,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技术门槛提升,快充、高能量密度等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二是价格体系重构,合规产品均价或回升至50-80元区间;三是渠道变革加速,机场、高铁等特殊场景将催生专属充电服务。正如某券商分析师所言:"这次危机本质上是行业从野蛮生长向品质竞争的必经阵痛,真正重视研发的企业终将穿越周期。"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4-10763-0.html民航局新规引发充电宝行业地震,头部品牌陷信任危机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