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实习生 姚豆豆
火轿高抬,唢呐齐鸣,锣鼓阵阵……春节临近,河南焦作沁阳市的山王庄镇万南村又在为今年的“高抬火轿”表演作准备了。
万南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抬火轿”的发源地。早在唐宋时期,当地就有踩高跷、闹花轿的习俗;到了明代,“乐圣”朱载堉对花轿进行变革,让轿夫脚踩高跷进行表演,“高抬火轿”由此诞生。
在河南焦作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南村举行的“高抬火轿”表演。韩田田 摄
之所以被称作“火轿”,是由于行进时轿檐轿体流光溢彩,花轿四角喷火,整个轿子如同被火焰包围,烟花在头顶绽放,场景既热闹又喜庆。这赋予了抬花轿这种汉族民间舞蹈表演艺术更新的形式、更深的内涵。
嫁女娶亲是“高抬火轿”最常用的表演内容:新郎官脚踩高跷、手拿折扇满脸喜色地走在前面,8名轿夫踩着高跷稳稳地抬着轿子跟在后面。轿内坐着男扮女装的新娘子,队伍两侧的唢呐队伍吹拉弹唱,还不时有喜糖洒下让观众沾沾喜气。
“今天听说这里有非遗演出,我和朋友们就一起过来了。‘高抬火轿’真是太震撼了,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来自焦作市的郝先生观看表演后感叹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抬轿子、舞扇子、扭身子本是普通抬花轿表演的基本动作,但踩上高跷后难度陡然提升,更对表演人员提出了高要求。“踩高跷其实并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主要就是吃苦耐劳,加强训练,增强下肢力量,做到人跷合一。这样走起来才会非常自如、好看。”高抬火轿第三代传人卫平均告诉记者。
在河南焦作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南村举行的“高抬火轿”表演。韩田田 摄
2008年,“高抬火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然而,这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面临着新考验:表演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对演员技艺要求严格、现代各种表演形式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相继谢世,“高抬火轿”的许多精彩的技艺面临失传。
踩高跷40多年的卫平均不甘心,立志要将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下去。“要从娃娃抓起!”卫平均说,他每年都去学校为孩子们免费培训高跷,现如今,一支特别的小演员队伍也组建起来了,“高抬火轿”后继有人。
卫雨涵是“高抬火轿”表演的小演员之一。“最开始我上高跷的时候,一直踉踉跄跄,走一步就摔倒。但是我特别想像大人们一样为大家演出,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登上更大的舞台。”卫雨涵说。
红红火火
热闹喜庆
如此精彩的高抬火轿
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责任编辑: 王倩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3027-0.html踩着高跷抬“火轿”,太精彩了!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