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4岁博士毕业,26岁成为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如今28岁的陈逸伦正带着多名与自己同龄,甚至年长的研究生,围绕“台风”开展研究。
陈逸伦
“如果你在某一领域特别有想法(例如气象元宇宙),我也可以跟着你做!”陈逸伦在个人主页上的招生语,尽显“95后”导师的开放活泼。
相较于严肃传统的师生关系,他们更像是打成一片的伙伴。每周组会,陈逸伦总会请学生们吃些好吃的,有时还会被学生们拉去唱歌。他们的微信群除了学术探讨,还有时事八卦,甚至学生还会“push”导师该申请基金了。
对于学生的迷茫期,陈逸伦总是很理解。因为他看似“开挂”的人生,曾在步入大学后跌入谷底,直到遇见“大气”,对学术的热爱才得以重生。截至目前,陈逸伦已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ESSD、GRL、JGR、ACP等相关领域期刊上发文20余篇,他还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广东气象科技杰出青年奖等多项荣誉。
因太年轻,他被怀疑能否带好学生
“春节开工新基金吗?”
“陈老师有啥初步想法?”
2023年12月26日,一年还没到头,一名学生便在微信群“台风圈分舵”里发来《首次获批!2023国家自然重大项目公布》的文章,开玩笑地“push”起了陈逸伦。
聊天截图
“台风圈”是陈逸伦做博士后时的导师、中山大学教授黎伟标建的微信群。陈逸伦当导师后,建立了自己团队的微信群“台风圈分舵”,并任“分舵主”。
陈逸伦和学生一起去唱歌
在这支由9名“90后”“95后”组成的“分舵”里,无论谁提出来什么奇怪或整蛊的问题,总有人回答或调侃两句。每隔一两周,陈逸伦都会在开组会时请大家吃饭。有一次组会恰逢学期末,陈逸伦还被临时起意的同学们拉去唱歌吃饭,组会也改到了晚上。
“他们是拉我过去买单的。”陈逸伦笑着说,“请大家吃吃饭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都很开心。”
实际上,陈逸伦最初的招生并不算顺利。2022年4月,虽然他的副教授、硕导资格批了下来,但当年的考研复试早已结束。没赶上面试的陈逸伦,从调剂生里“捞”到了自己的第一名研究生。
为了让这名毫无大气学科背景的学生尽快跟上,陈逸伦经常半夜十一二点还在认真解答对方发来的各种问题。经过一年半的手把手教学,学生从最初连经纬线都分不太清楚,到去年年底代表组里在参加全国大气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时汇报成果,“她自己也很努力,进步非常大。”陈逸伦告诉《中国科学报》。
第二年招生时,陈逸伦的工作顺利了很多,除了带研究生,他还可以和其他导师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生。但他坦言,曾因年龄小被质疑能否带好学生,“我会很明确告诉学生:一,我保证手把手带,要让学生能毕业;二,我不拿学生一作,谁做的就是谁做的;三,杂活不让学生干”。
虽然小组的氛围十分欢乐,但陈逸伦也有严格的“两不允许”——不允许偷偷发文章,不允许学术造假,“我必须对学生的文章进行严格把关,尤其是数据绝对不能出错。”
“陈老师在科研上很严谨,责任心很强,也很尊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上,陈老师很随和,和他怎么‘玩’都行。”正在中山大学读博士二年级的左皓晟告诉《中国科学报》。
2023年底,陈逸伦和学生们聚餐
对于招生时更倾向哪类学生,陈逸伦坦言:“我不看学生的第一学历,思维和能力最重要,比如你本科期间建模思路如何,画了怎样的图、又是怎样解释的。”如今,他所带的几名学生已经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成果。
被“大气”拉出低谷
陈逸伦的学习生涯,并不是外人所想象的一帆风顺。考上中国科大少年班的那一年,陈逸伦正好15岁,某种程度上,他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2004年夏季,9岁的陈逸伦参观首飞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但开学时的一场英语分班考试,成绩排在后面的陈逸伦被分到了C班。巨大的落差感包围了他,而且打击接连而至,甚至在期末考试时有两门课进行了重修。那段时间,他甚至一度要靠网络游戏来刷存在感和成就感。
到了第二年选择专业方向时,少年班的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当时被视为“顶流”的数学和物理,而陈逸伦却选择了班里鲜有人问津的地球和空间科学大方向,并在第三年钻进更“冷”的大气科学中。
陈逸伦的母亲曾是一名测绘“尖兵”,这使他从小就爱仰望天空,长大后更是爱琢磨如何让“天地空”相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傅云飞是陈逸伦走进大气的领路人。陈逸伦还没正式进组时就展现出不低的编程天赋,往往导师刚布置好任务,他就带着作业去交差了。
研一时,傅云飞交给了陈逸伦一个颇具难度的任务,用编程的方法从海量卫星资料中识别出“雨团”。没想到,仅仅3天,陈逸伦就编完了程序,这让导师十分惊讶。
基于此,他们提出了几何形态与物理特性相结合的卫星遥感雨团识别技术,并为“一种雨团识别及其特征参数的构建方法和装置”申请了国家专利,此后还发表了不少重要文章,并获得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就在文章进入高产阶段时,在傅云飞的建议下,陈逸伦慢了下来,开始思考未来5年甚至10年的研究内容,并在“雨团”的应用上走得更深、更远。
“用中国自己的卫星做自己的事”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取得胜利。”这是陈逸伦微信朋友圈的签名,也是他从高中时就立下的座右铭。
陈逸伦的父亲是从事通信领域的科研人员,在家庭的影响下,陈逸伦从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军事迷。每天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7点半的《军事报道》,他都是忠实的粉丝,也让他儿时便有着强烈的国家荣誉感。
博士毕业后,陈逸伦进入在大气科学领域有深厚积累的中山大学做博士后工作,导师黎伟标给了他充分探索的自由和有力的物质支持。出站后,陈逸伦留校开展工作,一方面在考虑各类型云和降水的整体特征基础上,设计系列卫星遥感反演算法;另一方面持续探索云降水精细化特征和物理过程,以解决天气预报“报不准”的问题。
陈逸伦设计的算法,依托风云四号光谱仪器同步反演了云微观特性,建立了卫星观测的水平与垂直信息转换方案,最终实现了静止卫星表征云降水精细化垂直结构。此外,他带领团队研究出多源卫星弹性融合反演系统,持续服务于气象部门和科研院所。
陈逸伦
今年,是陈逸伦成为导师的第3年。除了带硕士生和博士生,他还带着十几名本科生。他坦言,自己与绝大多数青年科研人员一样,在教学、科研上忙碌着。光是去年一年,他的教学任务就有160个课时,平均一周有3天完全在教学。
对于看似放缓的科研成果数量,陈逸伦并不焦虑,“作为老师,教学肯定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看到学生有所进步时,是最有价值感的”。
“我也经常‘头秃’,思考着‘台风圈分舵’里这9个人该干什么大事。”陈逸伦笑着说,但他心里一直有个声音——用中国自己的卫星做自己的事。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1961-0.html26岁任985副教授,他“不拿学生一作,不让学生干杂活”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