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一刚 通讯员 樊秀芝 王雷 任明菊 报道
2025年8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语润乡村志愿服务三支团队赴新疆喀什开启为期八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喀什市阿瓦提乡、疏勒县、疏附县的村庄、社区、产业园及景区,以“语连民心,共兴边疆”为主题,通过乡音推普、推普调研、推普教学、童声推普、推普赋能产业、数字语博等方式,精心开展了一系列推普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实现“语言+产业+文化”的多元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座谈部署周详,筹谋推普明确行动方向
8 月 1 日上午,学校举行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团队出征仪式暨座谈会,为即将赴新疆喀什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的团队明确工作要求、指明行动方向。会议指出,此次实践活动旨在以推普为纽带,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实践活动筹备阶段,团队通过前期调研精准对接实践地需求,据此细化活动方案。为增强推普工作的针对性,团队精心编印三类推普宣传资料,涵盖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法规条例、当地旅游从业者服务用语、直播带货规范用语;以及收录经典诗词和人文知识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主题晚会首秀夺目,乡音推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月2日,实践团队首站抵达阿瓦提乡23村,在驻村干部的协助下,与喀什大学青马班同学携手,为当地村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同音同语一家亲”主题晚会。整场晚会通过经典诗词诵读、民族舞串烧、推普普法、潍坊非遗杨家埠木版年画与新疆非遗同台碰撞、军歌合唱及队列演绎等节目,让村民感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韵律美与文化内涵。整场晚会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深度融合当地语言文化特色,让推普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推普实践团带来的主题晚会首次亮相,赢得了当地村民和驻村干部的广泛好评。随后,实践团收到8 村、12 村的邀请,持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文化下乡活动。通过实践团队一场场贴近生活的演出与宣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逐渐成为连接思想的桥梁、凝聚力量的纽带,它串联起不同地域的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助力当地群众在共通的语言环境中拓宽视野、提升技能,携手迈向更美好的生活。
入户调研全面深入,精准推普夯实工作根基
在实践地,三支实践团的足迹遍布阿瓦提乡、疏勒县、疏附县的田间地头、村民院落、社区家庭、景区商铺及现代农业产业园,针对学前儿童、青少年学生、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留守妇女和老人等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推普调研。通过分层走访、针对性交流,收集调查问卷500余份,全面掌握当地语言使用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为后续推普工作锚定了精准方向。
8月3日,在阿瓦提乡,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村民院落,与农户开展面对面交流,细致摸排当地不同年龄段群众的普通话使用水平,并发放推普宣传册,讲解普通话在产品外销、技术学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示范常用语句,鼓励农户积极使用普通话,突破语言沟通壁垒,拓宽沟通渠道。
8月4日,在疏勒县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队员们走进连片的智能温室,详细了解当地农业智能化发展现状。从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到物联网环境监测设备,科技赋能农业的场景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喀什现代农业的蓬勃活力。在养殖区,队员们与养殖户交流,询问良种培育、疫病防控等情况,记录智能化养殖带来的效益提升。
8月5日,在疏附县的产业园走访中,志愿者们不仅收获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直观认知,更以实际行动促进语言交流融合。当看到农户用刚学的普通话热情招呼,或是在技术讨论中顺畅沟通,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推普不仅是语言互通的桥梁,更是科技下乡、产业升级的隐形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语”众不同的动力。
推普夜校教学精准,场景化推普提升实用能力
8月5日晚间,实践团队在阿瓦提乡8村开展 “推普夜校”活动,四十余名村民踊跃参与。团队成员紧扣村民日常购物、出行等生活场景,创新采用 “发音示范 + 拼音标注 + 实景图片” 三位一体对照教学模式,逐句讲解基础问候与实用表达。课堂上,图文结合的小测试帮助村民快速巩固所学;“便利店交易”“车站送别” 等角色扮演环节,让大家在互动模拟中熟练掌握语言运用技巧;志愿者还专门增设汉字书写教学,手把手指导村民练习常用字,全面提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让普通话真正成为便利生活、助力发展的实用工具。
技能培训成果丰硕,推普赋能驱动乡村发展
在阿瓦提乡的实践现场,实践团的帮扶行动亮点纷呈。他们与村民一同参与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和宣誓活动,此次升旗仪式的升旗手、展旗手和擎旗手均由志愿服务队中的军士生担任。这场以升旗仪式为纽带的活动,融合了推普宣传与爱国教育,为村民带来了直观生动的爱国教育示范。
8月6日,实践团联合驻村干部聚焦青壮农牧民群体,开展“推普+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培训中,队员们结合农业生产、商贸交易等场景,将普通话教学与种植养殖技术、电商销售技巧等内容相结合,助力农牧民提升综合能力。同期,“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阿瓦提乡乡村推普服务站” 揭牌成立,为当地长效化推普工作搭建起固定平台。
互动活动趣味盎然,童声推普培育文化素养
围绕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提升,团队走进阿瓦提乡克其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恰萨街道塔里木路社区,为当地青少年与儿童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在语言文化素养培训中,队员们创新采用多元互动形式:带领孩子们开展诗词诵读,在抑扬顿挫中感受经典韵律;结合生动讲解解析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设计绕口令比赛、断句小游戏等趣味环节,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还通过共同参与体育项目、联袂呈现歌舞表演等方式,与孩子们迅速打成一片。奔跑跳跃的活力身影、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不仅打破了彼此间的陌生隔阂,更在互动中悄然建立起深厚情谊。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军士生带来的队列汇操演示、整齐划一的步伐、挺拔昂扬的姿态,赢得孩子们阵阵欢呼。随后的互动教学里,军士生耐心传授队列动作要领,手把手纠正姿势细节,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你!”稚嫩却坚定的话语,道出了孩子们对军士生的由衷崇敬与美好向往,更让这场以语言文化为纽带的实践活动,悄然融入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养分,为青少年的成长播撒下崇尚担当、心怀家国的种子。
数字服务扎实到位,语博推普普及数字素养
在实践地,实践团在开展一系列推普活动中,精准捕捉当地群众在普通话使用与数字媒介运用方面的实际状况,深入调研他们在数字环境中面临的操作难题、资源获取障碍等具体困境,随后及时针对性地宣传普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资源,通过手把手指导、现场演示等方式,帮助群众熟悉资源使用方法,让数字工具更好地服务于语言学习。
此次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语润乡村志愿服务三支团队在新疆喀什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语言运用能力与综合素养,更搭建起了连接东西部的文化桥梁,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语言力量。未来,这份语言的纽带将持续发挥作用,助力当地群众在共通的语言环境中,更好地拥抱发展机遇,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实践团播下的语言与文化种子,也必将在祖国的西部边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6646-0.html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语润乡村志愿服务团队赴新疆喀什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