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评论员 朱延鲁
近日,部分民办高校招生难的现象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今年,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全国多个地方的民办本科高校中,都出现了经过多次志愿征集之后仍招不满的现象。
其实,关于民办高校招生难的话题,最近几年一直有讨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显然比往年更严峻一些,不仅覆盖高校的范围有所扩大,而且缺额的人数也比之前更多。究其原因,这里面既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这些民办高校本身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还有一些民办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办学惯性和路径依赖等。种种因素,让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本科高校面临招生难的困境与挑战。
应当看到,目前,仍有不少民办高校延续着高收费、轻投入的办学模式,在这些学校,学生一年光学费就要几万元,而在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等核心领域,有些民办高校的投入则相对不足,这就容易导致教学质量与收费水平出现错配,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就业竞争力,降低社会信誉度与认同度。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招生的情况。
当然,也有一批民办高校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扎实的教学质量以及紧密的产教融合等,得到学生与家长的持续青睐,实现招生人数稳步增长,优质生源的占比也不断提升。由此也可以看出,部分民办高校今天所面临的招生困境,并非无解之题。关键在于能否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与路径依赖,积极转变办学思路,跳出同质化竞争,在更加符合时代发展与产业需求的赛道上找准自身优势与办学方向。
民办高校在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设置,及时剥离那些与市场脱钩的冗余专业,开设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专业,并在与新兴产业相契合的专业上加快布局。在校企结合上,强化学校与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间的深度合作,甚至可以探索“订单式培养”“学工交替”等模式,让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也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规范与支持,制定更加合理的学费政策,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为民办高校的整体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只有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部分民办高校招生难的困局才可能逐步得到缓解,在多元生态中找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4-12560-0.html海报时评丨部分民办高校招生“遇冷”,需积极探索破局之解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